去年年底,有消费者通过二手车电商平台购买了一辆奥迪A6L。半年后,消费者发现其车灯和机舱盖此前有过重新更换的痕迹。于是,该消费者与二手车电商平台就这辆车是否真如此前平台所宣传的“无事故车”发生了争执。消费者认为,汽车发生过碰撞,出过事故就是事故车。但该二手车电商平台方面则表示,这辆车的确发生过前后车夹击的追尾碰撞事故,但更换的是车前灯而非机舱盖,关键是事故中车的主体结构没有损坏,因此在行业内不属于“事故车”。
随着二手车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类消费纠纷也愈发频繁发生。上述事件虽然最终以双方和解告终,但“事故车判定标准”仍是二手车市场普遍存在的争议焦点。
消费者:出过事故的车就是事故车
二手车电商:按国家标准算不上
记者查阅2014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提到“判别事故车”时称,按照规定需检查车身左右边车架支柱、纵梁和减震器悬挂等12项内容,判别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火烧,确定车体结构是完好无损或者有事故痕迹。
据了解,该事故车判别部分检测标准非常专业,与市场中消费者的认知有较大出入。采访中,消费者普遍反映,一般都会把出过事故的车认为是事故车,并表示对二手车事故车的国家标准不太了解。这样一来,对事故车的判别在实践过程中就存在较大的争议空间。
就此,有法律专业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经营者在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负有告知义务。由于对事故车的认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在经营者没有承担起告知义务的前提下,出现纠纷应按照一般消费者的理解处理。
尽管法律确实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但是因为买车闹到法庭上也是许多消费者不愿意碰到的事。因此上述法律专业人士建议,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涉及交易车辆的特殊内容如“是否属于事故车”以及“什么是事故车”等进行明确,以保证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而在这其中,新车的销售仍然在车辆销售中占绝大部分,二手车市场虽然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较低。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二手车销售占到了汽车销售总量的大部分,庞大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新车销售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一提到二手车交易,消费者常常望而却步,一方面二手车较低的价格的确具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在二手车交易中,卖方故意隐瞒真实车况、漫天要价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消费者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以打破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此前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购买的宝马7系二手车,公里数显示7万公里,商家称“真实公里数,没动过表”。之后,消费者根据车辆的车架号到4S店查询保养记录时,却发现该车出售前最后一次保养时公里数已显示为17万公里。还有卖车车主反映,自己之前开了三年的大众三厢POLO,以2.7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二手车车商,车商将该车的米其林轮胎更换,并溢价一万元出售给了新的车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此前曾表示,由于诚信问题所带来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是困扰消费者的主要问题,这也使整个二手车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二手车辆的来源问题、维护保养信息、产权转移信息、车主信息等难以确保真实统一,这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因此,有专家建议,当信息不对称导致二手车的“市场之手”失灵的时候,通过政府进行干预,可以保证市场基本条件的稳定,消除市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还可以建立信息化的信用体系,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
二手车电商交易新模式
对卖方约束力有限
近年来二手车电商以交易公开透明、减少中间环节为宣传点,推动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那么,这样的模式是否就能够确保消费者利益了呢?
区别于传统二手车交易流程——先收购二手车检修再统一出售,新模式下二手车电商平台出现了一种以人人车、好车无忧为代表的虚拟寄存模式,即免费提供上门检测车况服务,验车合格后再将信息挂至网站平台。消费者会在平台销售人员的陪同下与卖车车主直接交易,平台只负责检测与鉴定,不参与交易完成前的车况修理。交易之后车辆才参加平台提供的一年质保。在这个过程中,从支付定金到最终完成过户期间,该车辆继续由原车主照常使用。而交付完定金还要再进行二次检测,如果检测出问题,买方希望取消交易,那么买卖双方需要协商。
有市场人士认为,在这种模式中,由于二手车电商平台不直接涉及交易往来,对卖方约束力比较有限。
此外,二手车的商品属性属于不宜退货的特殊商品。因此很多二手车电商平台承诺的多少天内可退实际上是属于自我承诺,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因此平台需要向消费者及时说明情况,例如是否要扣除服务费、过户手续费和折旧费等,否则可能引起虚假宣传等法律纠纷。
安全网支招:
购买二手车注意事项
有些二手车车况不错,价格也诱人,但淘二手车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如果不能了解其中窍门,买到事故车或者试驾车也令人郁闷,佰佰安全网下面就为您介绍几点选购二手车的小窍门。
一、核对车辆证照
在买车的时候,注意检查该车证件是否齐全、是否有欠费或违章行为,假如证照不全或有一些不良记录,买车后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则会烦恼多多。这方面有很多前车之鉴,值得消费者借鉴。
1.卖主的身份证。通过检查卖主的身份证可以判定卖主是否对所卖机动车拥有使用权和支配权。
2.机动车行驶证。这是机动车取得合法行驶权利的凭证。车辆的登记证明。每一辆在路上行驶的车都会在当地车管所进行登记注册,必要的时候可以致电车管所进行核实。
3.机动车来历证明。也就是原始的购车发票,如果原来已经是二手车,则要看是否有二手车的购车发票,以防买到不正当来历的车辆。
4.机动车牌号。主要看看有无涂抹更改的痕迹,应做到与行驶证上登记的号牌一致才行。车架号,也应该与行驶证上登记的号码保持一致,车架号通常被刻在车辆的仪表板上; 保险单,只有上了保险的车才有可能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将车主的损失降到最低。
另外,如果是带有营运性质的车辆,还要检查是否有道路运输证。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费税的缴费证明,包括养路费缴费证明、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完税证明,发动机号、大架号有无修改痕迹、是否和行使证一致,其他证件是否和车辆相符。
二、查看车况
一辆二手车残值就是车辆的剩余价值即根据车辆的年龄、保养程度、性能进行综合打分后,以了解车辆真实状况。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查找事故痕迹与隐患
掀开车内地毯,查找下面车身是否藏有硬伤。仔细观察车门,看是否重新油漆过。任何新的油漆都说明掩盖了不想让人知道的缺陷。查看全车线条是否流畅:因为汽车一旦发生擦挂或碰撞,车身线条是最不易修复匀称的。车辆外观各个部件间隙是否一致。检查漆面的光洁度是否均匀。车身各部位密封胶是否完整。原车焊接点是否完整。
2.识别汽车的真实年龄
看一眼踏板上的橡胶蒙面,这里最能透露出车辆的实际年龄,一个橡胶蒙面的使用寿命大约在3万公里左右。经常有人担心原车主会在里程表上作伪,也有办法查验,可查看该车最近的维修发票或者维修保养手册,那上面应注明车辆的行驶里程。
3.仔细查看轮胎磨损程度
尤其是前轮。假如花纹扁平,边缘已全无棱角,说明原车主驾车的习惯粗野。这样不仅轮胎本身状况不佳,更透露出全车的整体状况会很成问题。
4.车身状况
耐心地围着车身多转几圈,仔细观察挡泥板的边缘以及车轴处,看机件磨损与经受风吹日晒的情况。
5.发动机外观与运转情况
查看发动机外观,识别漏油漏水的痕迹。点燃发动机,观察排出气体的颜色,假如排出的气体是半透明的淡灰色,说明状况良好;如果是黑色的,则说明发动机没有调校好;蓝色说明发动机已经十分疲劳;白色的说明汽缸垫将报废。
6.检查车辆行驶性能
要想查验离合器的状况,教你一个妙法,起步时把变速器挂在三挡而不是通常的一挡,假如发动机未像正常情况熄火,说明离合器已经衰老。
随后要驾车行驶一程,并且等发动机上升到适当的温度,继续仔细倾听发动机的声音。尽可能频繁地转换车速,查看在加速与减速时车辆的反应。假如车速一高车身与方向盘就抖动,那就很糟糕了。购年份较长的旧机动车时,要特别对比价格差异及考虑维修保养成本。
三、检查车辆保险
个人由于爱车心切或单位用车为了节省成本,会在车辆使用的头两年尽量上全险。而真正的试乘试驾车辆由于新车销售商本身就具备维修的能力,而且车辆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使用,所以往往都不会上全险。还有就是一些事故车,正是由于没有上足保险,使用时出了事故,面对巨额的维修费用,车主才选择了卖掉车辆。这两种情况也都能体现在保险金额上。还有就是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查到车辆在保险期间内的出险情况,能对事故历史了解得更透彻。
四、检查原车主
主要是核对《机动车登记证书》。登记证书上会详细记载车主信息。这时要看车主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一般来说,车辆为个人的,出售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资金问题,或是因为车主要出国移民一类。如果是组织机构的,要仔细看清是哪个组织机构,最好能记清楚单位的名称,然后回家用搜索引擎搜,看看单位经营项目。一般来说,新车销售企业的试乘试驾车辆都会办理车辆牌照。要分清楚该单位是否和新车销售有关。这样就能较大限度地避免购买试乘试驾车辆。
同一年限的车,技术状况不同,价格差异会很大,一辆6万元左右的车,最多可以有1—1.5万元的差异。买,关键在于其品质与售后服务,到正规的二手车经营单位,通过正确的渠道进行选购。只要在选购二手车时,做到认真观察、仔细检测,特别是检查边角部位,就一定能选中一辆满意的二手车。
( 责任编辑: 刘宇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