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保健品领补贴”?纯属忽悠!(组图))
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
查获的“保健品”
老人轻信“购买保健品领补贴”
“我的钱被骗了,你们能帮我要回来吗?”今年3月9日,许昌县椹涧乡60岁的老人张某到椹涧乡派出所报案称,2015年6月,他在家接到一个男性的电话,自称是红墙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可以治好其脑梗偏瘫,之后多次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给其寄药。张老汉表示,自2015年6月以来,他轻信对方的话语,共被骗人民币2.9万元。购买药名分别是:黑五类、红墙牌保元软胶囊、人参膏、早餐糊、仙葆小球藻片。
这个报警引起了许昌县警方的高度重视。民警们通过大量调查,确定犯罪嫌疑人利用老人易受骗的特点,免费发放书籍资料、中奖卡,通过电视购物以及网络平台,打着“购买保健品领取国家补贴”的旗号引人入局的诈骗案件多起。许昌县张某,60岁,被骗29000元。河北涿鹿县郭某,58岁,被骗42560元。甘肃张掖市杜某,52岁,被骗117500元。
许昌县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警方一举端掉诈骗窝点,查一大批“保健品”
专案组民警根据排查出来的3起诈骗案件,逐案逐人取证,快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码,同时又对案件中货到付款的物品来源开展顺线追踪,明确犯罪嫌疑人在北京租赁物流、快递等公司的仓库,发放养生书籍资料、中奖卡。
专案组民警又对货到付款的货款去向开展侦查,明确寄件地址和寄件人。通过梳理、调查,案件情况逐渐清晰。诈骗犯罪团伙10个重点嫌疑人、犯罪窝点、人员构成、诈骗流程、涉案账户等终于一一浮出水面。
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取证,6月26日下午,许昌县警方出动200余警力,赴山东淄博适时进行抓捕。6月27日上午,抓捕民警在山东淄博宏天商贸公司一举端掉诈骗窝点,抓获诈骗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话务员等10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涉案单据、手机、电脑以及伪劣保健品一大批。
6月28日,许昌县警方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押解回许昌等待调查处理。
精心设计 连环诈骗
6月29日下午,许昌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该诈骗团伙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全国各地45岁以上中老年人员信息和电话号码,通过物流寄送健康书籍和广告卡。之后,话务员精心设计“话术”,以红德堂健康管理机构联合当地医疗机构的名义,打着“中奖承诺送国家补贴”的幌子,给老年受害人打电话营销保健品,通过邮政快递货到付款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将钱转移洗白。
然后,这些犯罪嫌疑人定期15天回访病情和疗效,一环扣一环诈骗老人钱财。据初步调查,该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某、赵某等人共诈骗6万余人次,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佰佰安全网提醒:
1.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 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 去。
2.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内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3.老年人在家时间居多,要熟悉邻居的家庭成员、常来常往的亲戚。有可疑人或陌生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4.独居的老年人,家里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首饰、存折和其他贵重物品,不要将存单、账号、密码等记在本子上。
5.老年人外出乘车或购物时,可将钱包放入裤侧袋,并在外衣口袋放一些糖果、纸巾等物品,增加窃贼下手的难度。
6.远离可疑人员。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7.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8.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障目。
9.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
最后,民警特别提醒,作为子女,也应该及时把一些诈骗案例向老人宣传,特别是和子女分开住的独居老人更要做好防范宣传,别轻易听信骗子的那些小伎俩。
( 责任编辑: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