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有很多种类,大多数都是对身体有益的。经常食用野生菌,不仅美味营养,更加有养生保健的功效。野生菌能够调理身体的血压血糖水平,预防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血症都有重要作用。菌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铁、锌、铜、硒、铬含量较多,经常食用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许多群众喜好采食野生菌,但由于大多数群众识别野生菌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发生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时值夏日,正是各种野生菌生长旺季,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节。为有效遏制、防范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食品中毒 人身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下面专注食品安全常识 的佰佰安全网为您盘点近年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希望您给您敲响安全警钟。
毒蘑菇中毒四大症状
毒蕈俗称毒蘑菇,我国毒蘑菇约有500多种,以草原、树林地带最为多见,广大山区农村都会有毒蘑菇生长分布。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6-9月最多,雨后天晴最为多见。每年7-10月是野蘑菇生长旺盛季节,也是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毒蘑菇中毒按症状大致分为以下4种类型,各型间可相互重叠:
1、胃肠型:恶心、呕吐、腹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可伴有消化道出血;
2、神经精神型:表现为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抽搐、昏迷、呼吸停止等表现;
3、溶血型:除胃肠道不适外,有溶血、黄疸、血尿、全身出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
4、中毒性肝炎型:以肝损害为突出表现,严重者伴全身出血,还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或肾损害等,导致多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近年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盘点
达州一家4口误食毒蘑菇中毒 3人脱险1人死亡
2014年7月14日,达州市民马某一家,因误采有毒蘑菇食用,导致家里4人中毒,其中3人经救治后脱险,1人救治无效死亡。
三兄妹吃野蘑菇中毒 一人死亡另两人需换血三遍
2014年11月15日,孙女采回漂亮蘑菇,吵着让奶奶弄着吃。奶奶以为营养价值高,舍不得吃,留给孙子、孙女吃,没想到一盘“毒蘑菇”却夺了二孙女的命,大孙子和小孙女正在同济医院置换血浆,求一线生机。
50多岁男子误吃毒蘑菇食物中毒
2015年4月9日下午,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被送进某市一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的女儿称,其父亲因误食有毒的野蘑菇,出现了腹部剧痛、上吐下泻的症状。
一家四口集体食物中毒 原来是野外毒蘑菇惹的祸
2015年4月20日,家住新洲的马爹爹一家又被毒蘑菇放倒了,全家4口人上吐下泻,集体住进医院。
谨防食物中毒!宁乡一家5口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2015年6月18日,记者从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宁乡一家五口吃了野生蘑菇炖的汤后中毒入院,其中包括两名儿童。因中毒较重,6月18日下午,五人均被转往长沙救治,其中最小患者只有2岁5个月。
浙江一家6口吃野生蘑菇食物中毒 5人病情严重
2015年7月6日晚7时许,从永嘉赶来的多位病人家属仍焦急地守候在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外。7月2日晚上,他们的六名家人因食用山上采的野生蘑菇集体中毒,其中5人至今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望京一家三口因采食野蘑菇食物中毒
2015年7月23日,家住望京利泽西园的一户居民,在附近地区采了一些野生蘑菇,在食用前,还专门进行了煮制处理,尽管如此,食用后还是出现了腹泻不止的症状。
河北丰宁一家三口因食用野蘑菇致2人中毒身亡
2015年8月18日,河北丰宁一家三口由于食用野生蘑菇导致2人死亡。
沈阳14人因采食野蘑菇中毒住院
2015年9月1日晚21点,市民张先生反映,一名丹东男子吃蘑菇后中毒躺在盛京医院正在抢救。医护人员称,有14人,来自丹东、抚顺、本溪等山区,因误食山蘑菇中毒。
淳安85岁老人吃野蘑菇严重中毒
2015年9月8日,淳安一家四口因为吃了家里人从山上采来的毒蘑菇而食物中毒,其中85岁的老人中毒最严重,病情严重。
一家五口食用野蘑菇中毒 医生:患者送医前可催吐
2015年9月15日上午11时许,家住城阳的胡女士一家五口被送进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抢救,原来一家人前几天吃了野蘑菇造成不适,其中三人因病情严重需住院治疗。
广州一家八口吃野蘑菇中毒凶险 人均治疗或花十几万
2016年1月9日,在广州做小生意的湖南籍张姓一家用采自白云山的野蘑菇白毒伞煲汤饮用,导致八人中毒事件。
祖孙四人误食毒蘑菇致2小孩死亡
2016年6月27日,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发生一起因疑似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住院抢救事件。遗憾的是,虽然得到全力救治,但事件最终造成2名小女孩死亡,两名大人住院接受治疗。
一家三口吃蘑菇汤中毒,10岁女儿脱险
2016年7月4日,对于四川宜宾袁兰(化名)一家来说,是一个永远不愿被提及的日子,因为一碗蘑菇汤,袁兰一家三口中毒,经过半个月治疗,10岁的袁兰终于脱险。
父子俩吃野生蘑菇中毒 10岁儿子身亡爸爸垂危
2016年7月8日,46岁的孙雷从山上采回一袋野生蘑菇。食用后,当晚他眼睁睁地看着10岁的儿子灵灵中毒,随后,他也出现呕吐等症状。14日,灵灵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15日,躺在新桥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孙雷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肇东男子吃自采蘑菇中毒 视力模糊呕吐不止
2016年7月12日,家住肇东市的郎先生因食用了自家采摘的蘑菇而中毒,被送往非职业中毒科救治后,终于脱离了危险。
男童吃毒蘑菇去世 中毒太深多脏器衰竭而去世
2016年7月17日,奶奶带他进山采蘑菇,晚饭用4个大蘑菇煮汤。爷爷舍不得吃,只喝了点汤;奶奶吃了1个蘑菇;剩下的3个蘑菇都留给小俊吃了。但没多久,奶奶开始拉肚子,小俊又吐又拉,被确诊为蘑菇中毒。武汉市儿童医院专家打飞的赴恩施施救,却仍没能救回可怜的男孩。
通过事件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引起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误采、误食和烹调方法不当所致。预防毒蘑菇中毒,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毒蘑菇;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要知道病从口入,在保证自身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鲜。
有毒野生菌的辨别:
据了解,在我国毒蘑菇约有50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0多种。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从以下8个方面加以识别:
(1)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3)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亩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无异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7)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8)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食用毒蘑菇后一般10~30分钟后发病,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可伴多汗、流口水、眼泪、脉搏细弱等表现,可有黄疸、贫血、出血倾向等体征,少数患者发生谵妄、呼吸抑制,甚至昏迷、休克死亡。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该采用以下 护理急救办法: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及时排除尚未吸收的毒菌。一旦发现毒蘑菇中毒,应该立刻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有条件时口服药用炭以吸附毒菌,或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鞣酸液、浓茶洗胃。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3、防止毒蘑菇中毒,重在预防。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教育群众识别毒蘑菇,避免采食。部分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极相似,故无充分把握不应随便采食野蘑菇。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