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废旧塑料加工点隐匿庄稼地 随意排污恶臭刺鼻

2016.09.20 10:41 2920

废旧塑料加工点选在庄稼地里,百米内就闻到刺鼻气味。

■废塑加工点藏身庄稼地十余年,随意排放污水焚烧垃圾

■周边居民被困扰多年,五里村村委会称尽快动员其搬迁

奔流不息的吴淞江,流经青浦区白鹤镇五里村,似乎想歇息一会,在这里遛了个弯,水流一下子缓慢起来。这个出产草莓等农产品的小村庄,紧邻昆山花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如画。

然而,这几年,五里村附近不少居民被一股莫名的恶臭困扰着,却苦于一直无法找到恶臭的源头。

9月17日下午,申城雨过天晴,晨报记者与当地居民一起,循着恶臭和黑烟一路追下去,没想到竟在五里村的一大片庄稼地里,找到了两家废旧塑料加工窝点:工人们将四处收集过来的塑料废品,露天加工成塑料颗粒,随意排放污水,焚烧垃圾,导致恶臭刺鼻。

令人吃惊的是,五里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称,这两家废塑加工点竟已藏身庄稼地十多年了。

居民一直没有找到臭源

青浦区白鹤镇五里村离昆山花桥很近,离吴淞江岸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就是昆山花桥一个新兴的居民区——绿地21城。

“2012年,我刚刚退休,通往花桥的地铁11号线即将通车,我们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养老。”杨先生说,绿地21城的业主,有一大半是像他这样打算在这里养老的上海人。2013年下半年,房子装修好以后,他就住进去了,刚好赶上过2014年的春节。

然而,几乎是从第一个晚上起,他就被一种莫名的臭气困扰着。

“那是一种焚烧垃圾的焦糊味,尤其是吹西南风的时候,臭得让人受不了。”杨先生在业主群里说起这事,大家都有同感。

接下来,杨先生跟小区里其他几位业主一起开始查找臭源。“我们怀疑过附近的窑厂,也怀疑过不远处的臭水沟,还到违法建筑拆除工地去跟踪塑料泡沫的去向,但是一直没能找到臭味的源头。”

因为查找不到臭味来源,几年来,这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庄稼地深处冒出三柱黑烟

9月17日下午,晨报记者在杨先生带领下,来到附近属于青浦区地界的砖瓦窑厂。窑厂主说,他们烧窑的燃料是木料加工厂运来的木屑,不会造成污染。

这个窑厂位于吴淞江北岸,站在窑厂上,能看见吴淞江的轮船来来往往。远处,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有三柱黑烟正在升腾。雨过天晴,这三柱黑烟格外显眼。

绿地21城的业主说,因为冒烟的地方在对岸的庄稼地里,他们一直以为是农民在焚烧秸秆,就没有在意。

晨报记者决定前往冒烟点一探虚实。

从万狮渡过去,路程最短,渡船上客就开,一眨眼就到了对岸。渡口的人说,对岸那几柱黑烟,看着近在眼前,但步行还得十几公里。于是,晨报记者与杨先生等人开车绕道20多公里,沿着启圣路行驶,快到万狮渡口时,发现有一条岔路,一直通向庄稼地深处。

中秋过后,刚刚雨过天晴,坑坑洼洼积水的路面上有新鲜的卡车车轮痕迹。附近几个大型的草莓基地,早已过了采摘的季节。这些卡车开进庄稼地,究竟是来做什么的呢?

黑烟源自简易的焚烧炉

沿着车轮痕迹,一直往庄稼地里面走。走过一座废弃的房屋,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再前行大约两百米,就望见一个白色的垃圾堆,路两边都是堆得很高的塑料垃圾,有编织袋、塑料袋以及各种废弃的塑料制品。

在垃圾堆的另一头,是一条落满白色尘埃的生产线。一名男子正手持菜刀,切割捆扎塑料垃圾的绳子,另一名男子则抱着这些肮脏的垃圾往破碎机里塞。

被粉碎的垃圾塑料从破碎机的出口喷出,落进一个装着传送带的水槽里,水槽大约有三米长,在传送带的转动下,源源不断地把这些破碎的塑料一边漂洗,一边传送到水槽另一端的棚屋里,堆积起来。

棚屋里有一架生产塑料颗粒的机器。一个年轻女子将破碎漂洗好的塑料往进料槽里塞:乌黑细长的塑料丝,随后从机器的另一端流出来,进入冷却的水槽里。在水槽的一端,是一台转动着的切割机。塑料丝从水槽被捞起来后,再塞进切割机,被切割成大约3毫米的颗粒。这些切割好的颗粒,直接落进编织袋里,等袋子满了以后,一个小伙子就会过来称重、封包,然后堆放在棚屋一角。

每过一段时间,这个小伙子就用铁钳从机器里夹出一块圆盘来,放到棚屋外面的火上去烧。烧完圆盘上的塑料后,记者看到这个圆盘上全是网眼。小伙子说,这是废旧塑料熔化流出时过滤杂质用的。

燃烧这个“圆盘”的地方,就在棚屋外面,几乎是露天燃烧的。这些圆盘像“烤串”一样,串在一起,一直那么烧着。黑烟就从这个简易的焚烧炉里冒出来——这就是在吴淞江北岸望见的黑色烟柱。

废塑加工污水直接排污

在生产线的另一侧,是一条积满污水的河沟,水面上漂浮着白色泡沫状物质。工人说,这些水是漂洗垃圾塑料后流过来沉淀的。他们还会通过水泵继续使用这些水。

记者问这些水最终会排放到哪里去?工人说,不排放,重复使用。

不过,记者看见这积满污水的河沟,并没有做任何防止渗漏的措施。

在大约两公里外的另一家废塑料加工窝点,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沟里。这一点得到了青浦区白鹤镇五里村朱主任的证实,他说这两家废塑加工点的污水,的确都是直接排放的。

除了污水直接排放外,在流水线操作的工人,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不戴口罩,不戴手套,一个个满脸满身布满白色的灰尘。

据场地负责人告诉晨报记者,老板姓宁,在五里村委会附近开了一家餐馆,平时不到生产点来。这个生产点,每天生产塑料颗粒大约一吨。目前一吨的售价是3000多元,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吨要卖到6000元甚至8000元。

那么,这些塑料颗粒究竟做什么用呢,又提供给哪些企业呢?

该场地负责人说,这些塑料颗粒可以做写字台台面、立柜、汽车的塑料部分,甚至圆珠笔芯和超市的包装袋都是用这个塑料颗粒深加工出来的。至于哪些企业用了这些塑料颗粒,该场地负责人表示不方便透露。

据操作工人透露,他们一天的工钱大约80元。而另一家加工点的工人说,生意好的时候,他们一个月能挣8000元左右。

正在动员两加工点搬迁

看了晨报记者发过去的废塑料加工窝点的照片,上海环境院张益院长非常震惊:“他们的废水这样随意排放,肯定是违法的。塑料垃圾露天焚烧后,分解出来的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会长期存在于空气中,长期接触,肯定对人体有害。”

张益说,由于这两个窝点都在庄稼地里,但是它们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水和空气的传播,肯定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危害。

“对这两个存在10多年的非法废塑加工点,当地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去监管,没有去执法,应该要对他们的失职行为进行问责。”张益说,类似的非法加工点,肯定不止一家,应该严查到底。

在五里村村委会,朱主任说,这两处废塑料加工点在庄稼地里已经十多年了。他说,目前村里正沿着吴淞江开展“五违”整治,这两家废塑加工点也是整治的对象。

晨报记者还从村委会了解到,这两家废塑加工点都没有生产资质,没有环评报告,也没有工商注册。他们跟村里签署的所有文件,都是加工点所有人的名字,而不是企业的名字。

朱主任称,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在他来五里村任村委主任之前,这些问题就已存在。从村委会提供的文件上,记者看到,另一家废塑加工窝点的所有人姓徐。

朱主任表示,他们正在动员这两家加工点尽快搬迁。

想了解更多环境污染问题尽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废旧塑料加工点隐匿庄稼地 随意排污恶臭刺鼻

2016.09.20

2469

2018.01.01

1546

村民随意焚烧垃圾 被罚款2000元

2018.12.25

1563

澧县非法颜料厂“染红”家乡山水

2016.08.01

864

企业董事长与副总合谋指使工人非法排污 终获刑

2018.01.02

1517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贵州六盘水市一居民家中惊现3.5米巨型眼镜王蛇,消防民警联手捕捉
2025.09.10 882
你听说过雷暴哮喘吗?一场雷雨后,短短几小时,急诊涌进400多人
2025.09.10 564
江苏出现一例霍乱确诊病例,可疑源头场所已消杀处置
2025.09.09 543
电话手表能否带到学校一直有争议 家长的建议为何引热议
2025.09.09 875
沈阳师范大学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 2000多人出现肠胃炎症状
2025.09.08 902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