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多多少少存在着药物中毒的病例,有因药物中毒而导致恶心呕吐轻微症状的,也有因药物中毒导致死亡严重后果的。药物中毒是由用药量超过最大剂量引起的。或意外用药过量和药物滥用会引起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不仅会引起相应的中毒反应,而且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的死亡。面对突发的人身安全意外事件,我们该如何避免正确合理用药呢?下面专注人身安全常识的佰佰安全网为您盘点药物中毒案例,为您解决这个疑问。
药物中毒案例盘点
误食精神类药物中毒 湘乡两女童生命垂危
1月23日,湘乡市梅桥镇梅桥村的两姐妹,疑因误食奶奶的精神类药物,出现乏力、昏睡、抽搐等症状。经检查,医生排除了吞食农药、遗传病的症状后,确诊为药物中毒,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许昌两男孩吸入高浓度农药中毒
7月22日,许昌市襄城县西谭村谭先生的两个儿子,因为吸入浓度过高的农药挥发物而不幸中毒。其中,八岁的小儿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十二岁的大儿子经河南省人民医院全力救治,脱离危险。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同服 一环卫女工药物中毒
7月28日上午,保定市某环卫公司的环卫工因同时服用藿香正气水和头孢类药品结果造成药物中毒反应,后经252医院急诊科急救脱险。
误服20片降糖药 婆婆急性药物中毒险丢命
8月20日,家住古田年过七旬的蔡婆婆,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没想到一个人在家时竟误服了20片降糖药,晕倒在家中,好在抢救及时,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海州一两岁女孩误将农药当牛奶喝中毒
9月13日上午,海州区徐先生两岁大的外甥女误将农药当成牛奶喝下,中毒后病情危急,由于送医及时,女孩脱离生命危险。
云南一男孩吃路边摊肉串鼠药中毒
云南文山州13岁的男孩小文(化名)吃了路边摊上的三根肉串后恶心、呕吐,还出现尿血以及出血不止的情况。9月22日,该患者的病因查出为鼠药中毒。
孩子吃感冒药中毒 交警为其开道引路
10月10日,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接到市局110指令:"小孩吃感冒药致药物中毒,现乘车赶往儿童医院救治。”紧急关头,昆明交警启动“应急绿色通道”,及时将孩子护送至医院救治。
通过以上几起人身安全事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药物中毒一般是用药剂量超过极量而引起的中毒,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引起,因此,掌握基本的用药安全知识对于防止药物中毒是十分关键的。首先要了解药剂和用法,严格管理,患者应按医生处方合理用药,在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同时做好药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加强宣传,并普及防治知识和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加强毒物的管理,严格遵守毒物的保护和管理体系,加强毒物的安全防范,防止毒物的泄漏。避免吃毒药或药物过量,要标识好药物和化学品的容器,以避免摄入或过量使用。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药物中毒判断及急救
1.如果患者神志清醒,松开患者衣扣,保持舒服的体位,确认究竟误用了什么药,服了多少?
2.让清醒患者将误服的药物尽量呕吐出来。让患者大量饮用温水,然后张开嘴,将手指伸进口中按压舌根,刺激使之反复呕吐,尽量吐出误食的药物。
3.在进行上述急救的同时,拨打“120”电话,及时到医院抢救。如果有残余的药品、药瓶及呕吐物,请保存好,就诊时带给医生检查。
4.预防护理。
1、加强毒物宣传:普及有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常识。
2、加强毒物管理:严格遵守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的保管,防止毒物外泄。
3、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药物和化学物品的容器要另标签,医院用药要严格查对制度,以免误服或用药过量。
药物中毒家庭急救法:
如果是过量服用了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通常问题不大,只要大量饮水使之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或将其呕吐出来即可。
若是大量服用了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石油制品及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等毒性或腐蚀性均较强的药物时,原则上医院在附近的应立即去医院抢救。医院离家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立即催吐及解毒。催吐的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对于误服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的患者,可让病人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深入口内刺激咽部催吐。如此反复至少十次,直至吐出物澄清、无味为止。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服毒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已昏迷的患者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者不能进行催吐,以防窒息发生。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患者,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若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