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的裂皮鹅膏菌
6月12日下午,家住长沙县黄兴镇的刘先生等三人在食用了从山上采回的白色蘑菇后中毒,被送 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急诊科救治。
6月13日上午,记者从医院获悉,这种白色毒蘑菇名为裂皮鹅膏菌,是一种急性肝损害型菌类, 含剧毒。
50岁的刘先生在黄兴镇某大型批发市场摆摊做生意,租住在村民方先生家。据刘先生介绍,6月 11日晚饭时,房东方先生将从山上采回的十几个野蘑菇拿出来,和瘦肉一起开了一碗汤,房东 两口子和他三人一同吃下。当时并没有任何不适,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三人先后出现上吐 下泻的情况。在附近医院看病后,因病情严重,于12日下午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
6月13日上午,记者在医院急诊科抢救室见到了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的三人,方先生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他妻子身上还有呕吐过后的痕迹,刘先生看上去情况稍好一些。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猛告诉记者:“三人都是误食鹅膏菌中毒,病情算是比较轻的,治疗后已 经得到缓解。”
刘猛表示,食用含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后,通常6-8小时才会出现症状,且多为呕吐、腹泻等胃 肠道表现,治疗后会好转,“也就是进入假愈期”,很多人以为好了就不在意了。如果没有接 受进一步治疗,当3-5天后出现肝脏功能损害时,中毒者的病情就会急转直下甚至死亡。
刘猛提醒,鹅膏菌的毒性很稳定,并不会因为晒干或者高温烹制而降低毒性,“误食后要早发 现、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疾控部门的通报,5月份以来,湖南相继发生多起蘑菇中毒事件,造成多人死伤。湖南师范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陈作红教授表示,湖南6月份最常见的毒蘑菇就是灰花纹鹅膏 菌和裂皮鹅膏菌。菌类主要是由菌盖、菌环、菌柄、菌托组成,而鹅膏菌的识别特征是既有菌 环又有菌托,其他菌类不会两种都有。
在查看了刘先生等人食用的蘑菇后,陈作红教授表示,三人误食的就是纯白色的裂皮鹅膏菌。
佰佰安全网提醒,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有毒蘑菇 ,为避免中毒,最好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想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