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辱母案”从无期改判5年 依法对其减轻处罚

2017.06.24 08:54 2159

日前,山东高院对上诉人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公开宣判,认定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对其减轻处罚,将原审法院判处的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五年,这一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在法定审限内审结。山东高院负责人表示:二审判决明确指出,原审判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定事实不全面,部分刑事判项适用法律错误,主要是对于欢行为性质的认定上,二审已经予以纠正。

一审之后的于欢案,广受社会关注,其重点在于是否可以将于欢的行为认定为“防卫过当”,而从法律条文上讲,这确实有着很大的填充空间。因为案发时存在着社会反应强烈的“辱母”情节,这不但是社会关注的主要出发点,同时也是影响公众情绪的心理归结点,如果对这个心理归结点不能给予客观的解释,那么就无法厘清构成“防卫过当”的法律通道。

而在二审中,法庭给予了“辱母”情节以最客观程度的解释,既没有全面认定之前的“辱母”性质,也没有全面否认“辱母”情节的存在,而是以事实为依据,认定杜志浩当晚大量饮酒,实际上处于醉酒状态,其对苏银霞的侮辱行为属于借酒撒疯、酒后失德。这样的解释,显现了对当事人权利的深度考量,并没有出于迎合社会关注,而形成“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情绪化解读。

二审中这样的解释,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因为它并没有受到社会倾向性认识的影响,而是给出了法理上“合情合景”的解读,而同时,通过这样的客观解读,公众情绪的心理归结点也得到了客观的尊重,从而“防卫过当”当然成立。应当说二审过程,是一次司法的人性化实践,它既考量了于欢案存在的“辱母”因素,也考量到了另外当事人的权利构成,并在其中达到了情景化的平衡。

正义永远都不会缺席,不管是早是晚,它迟早会来,这次的于欢案,又一次证明了正义的不朽性。然而,正义也有着一定的时效性,如果来的过迟,那么就会成为一段时期内的冤案,即使冤案后来得到了纠正,那也会对受冤者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甚至会摧毁一个家庭,当然,更会给国家带来经济赔偿上的压力,并减损司法的恒稳形象,应当说,那是一种“多输”的结果。

这让人想起呼格吉勒图案和聂树斌案等冤案,虽然正义最终都抵达了,但有些过迟,如呼格吉勒图已不在人世,对于他来说,正义并没有作用于自身,这对他来说也就感受不到正义的存在,这当然也是法律正义的最大损失。而这次的于欢案,令社会庆幸,因为这对于欢并没有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但司法不能靠“庆幸”来安慰自身,而应当靠保障正义的司法程序来完成,只有程序正义和社会监督,才能保证结果正义。

于欢案的一审结果,与二审结果,一个是无期,一个是

5年,这样的天壤之别是如何形成的?其实显现的就是司法程序的不恒定,而一审出现的“部分刑事判项适用法律错误”,这本身就是程序不稳定并没有得到社会及时监督的结果。而通过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二审时纠正了其中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次行使程序正义的进步,也是一次社会公众监督的胜利。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辱母案”从无期改判5年 依法对其减轻处罚

2017.06.27

1692

山东辱母杀人事件

2017.03.27

10965

北京1500余所幼儿园已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17.12.06

1668

酒店业规范经营离不开监督立体化

2017.12.28

1895

河南项城垄断食盐市场 称记者无权监督

2017.03.22

2558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女游客称丽江一店冰淇淋“标价9.9元变48元”,商家称是两种产品且并未强卖,市监局立案调查
2025.07.07 828
央视曝光电商零差评猫腻,网络水军隐蔽操控灰色产业链遭揭露
2025.07.07 520
惊悚!女子买房一楼院内挖出人骨想退房被拒 河南长垣刑警介入调查
2025.07.01 816
净水器骗局曝光!不良商家专骗老年人!
2025.07.01 624
提醒:这些工作文件,不能通过微信发送 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2025.07.01 628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