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手机官方商城下单的手机却出现机身及内部串码不一致的情况,究竟是生产商标签黏贴失误?还是消费者买到了翻新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昆山法院审结了该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最终判决商家作出 3 倍赔偿。
朱某去年 3 月份在某手机官方商城网站购买了手机一部,共消费 2499 元,其中含意外保障服务 199 元。同年 12 月份,朱某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意外将手机屏幕摔碎,于是联系了网站平台的客服,想要通过"意外保"服务进行手机更换。平台客服受理申请后,要求朱某将手机、订单号和发票一并寄回维修部门。
双方在交涉换机过程中,手机公司向朱某表示该部手机的机身标签串码与系统串码(IMEI)不一致,虽几经交涉,朱某最终如愿拿到了新手机,但事后,朱某认为手机机身与内部串码之所以会不一致,是因为公司卖给他的那部手机是翻新机,故以此为由向法院起诉,主张手机公司全额退款并赔付三倍金额。
庭审中,被告手机公司辩称,在与朱某电话协商过程中已向朱某说明了涉案手机串号不符的原因,经与生产厂家核实,该结果系标签黏贴失误导致,外部串码贴错仅是生产中的一次失误,不能说明销售翻新机,且为此过失行为进行了及时处理,不存在故意隐瞒或欺诈销售,故不应退一赔三。
法院审理后认为,消费者通过商城网上平台订购手机并支付对价,经营者依法应当交付真实、合格的手机产品;而电子串码 IMEI 作为移动设备的身份码,具有唯一性,与手机产品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原告从被告处购得真实串码(IMEI)与公示串码(标签)不一致的手机,其有合理理由质疑被告提供产品的真实性,而被告在双方前期交涉过程中亦未直接证明涉案手机系新机而非二手翻新机,故根据现有证据、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法院最终支持了朱某 3 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佰佰安全网提醒,消费者购买手机产品,及时检验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当场核实串码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系统查询该部手机对应的串码信息,并核对该信息与机身粘帖的标签串码是否一致,以避免购得假货。当然,生产厂家、销售公司也应重视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在相应销售专柜或售后服务点设立专门的检验设备和专业的检验人员,遇到客户质疑时应立即、当场启动检验程序。如手机经检验确非翻新机或水货,则可免除欺诈嫌疑,避免因此承担高额赔付的法律责任。
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