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橙色书包,能否保护听障儿童?

2017.09.20 11:52 1531

一则倡议

开车的朋友,看到背这种橙色书包的孩子,请放慢车速

一场争议

背橙色书包会给听障儿童带来心理负担,还容易遭到侵害

橙色书包公益项目

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3月在北京启动,其官网显示,该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工作人员称,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

然而,网络走红之后,“橙色书包”却在部分网友及儿童权益保护专家里,引发质疑。

A面

护身符?

保护听障儿童的交通安全,不失为一个扩大社会关注的方式。

连续几日,由于演员、歌手陈小春的一条微博,“橙色书包”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在网络掀起刷屏狂潮。

这个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捐助项目,却在进入公众视野后,引发网友和儿童权益保护专家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样的方式保护了听障儿童的交通安全,而质疑者则认为,橙色书包会让听障儿童“被标签化”,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

橙色书包,能否保护听障儿童?

礼让听障小朋友

“橙色书包”网络刷屏

日前,陈小春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16万网友点赞,在微博中,他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随后,多个明星、政府官方微博、媒体及网友转发该微博,刮起一阵“爱心接力风”。

这场“爱心接力”很快在网络上形成巨大的影响力。连续几天,“橙色书包”占据多个网络媒体头条,而在社交媒体上,关于“橙色书包”的讨论,也以刷屏之势在蔓延。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橙色书包”公益项目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听基会”)于2016年3月在北京启动,其官网显示,该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听基会”工作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截至目前,“听基会”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由于申请书包的人数较多,目前想申请“橙色书包”的人需排队。

B面

标签化?

会让听障儿童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继同则表示,是否给儿童“标签化”,以及是否带来耻辱感要在实际的背景下分析,如果现有的社会服务条件和技术能够让听障儿童既隐藏身份,又能获得出行安全,那当然选择保护他们的缺陷问题。反之,“橙色书包”不失为一个扩大社会关注的方式。

发起者回应

认识到不同

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帮助

对此,成都商报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其工作人员表示在该活动发起前,内部曾考虑过可能带来的“标签化”问题,但正因为考虑到听障儿童的特殊性,“想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进而才能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

“标签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大家认识到不同,反而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和帮助,才能达到共同的幸福。如果觉得没有问题,为什么还会有特殊教育学校呢?城市里有盲道、残疾人扶梯,还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包括拐杖。所以歧视永远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人心。”

该人员认为,对于听障儿童的家长来说,听力损失的孩子过马路时处于更危险的状态,没有比生命安全更重要的,相信人们会做出选择。而对于人们希望残疾儿童“去特殊性,回归普通自然”的呼吁,该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们全社会倡导的愿望,也是我们积极探索尝试的。不能因为说盲人、孕妇跟我们一样,就不为他们设置盲道或者让座。”

专家建议

无差别对待才是真正的关爱

对于“橙色书包”引发的争议,多名儿童权益保护专家认为,对儿童无差别的对待,才是真正的关爱。

傅艳认为,“儿童友好”的观念不应只存于残疾儿童群体,听障儿童不该被区别对待。“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在马路上,所有的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另外,残障儿童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识,这样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活动还应倾听残障儿童的声音,了解他们过马路时怕什么,如何让世界对他们更友好,才能不损害儿童应有的权益。”

吴玉芹则表示,特殊儿童非常渴望被当做正常人对待,政府和社会应提供多种渠道让大众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性,从而理解他们的情绪,掌握与之相处的方式,给予残疾儿童群体极大的配合和包容才是关爱。

“2017年最愚蠢的创意”?

反对橙色书包的N个理由

听障儿童“被标签化”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认为,“橙色书包”的初衷非常好,但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就给这部分儿童贴上了“听力障碍”的标签。只要看到背“橙色书包”,人们就知道这孩子有听力问题,导致他们被特殊看待,带来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另外,由于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不够完善,在马路上,难道不是所有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吗?

提高听障儿童受侵害几率

一些观点认为,“被标签化”后,甚至会提高听障儿童受到侵害的几率。作为扎根于农村基层的公益人士,中江县爱加一公益社团理事长吕歆妍认为,“橙色书包”的活动在一些大城市或许比较管用,但在农村,这样扩大听障儿童的身份辨识,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缺陷,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将加大这部分儿童受到侵犯、拐卖等伤害的可能。

使孩子们在被可怜中成长

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主任洪浩猛更是实名在微博上斥责“橙色书包”为“2017年最不贴人气、最愚蠢的创意”。他表示,改变社会对听障孩子“弱”的观念,让孩子脱离特殊,是听障儿童家长一直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给孩子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但这样“愚蠢的公益活动”能摧毁他们多年的努力,使孩子们在被照顾、被可怜中成长。

家长不希望孩子缺陷暴露

吴玉芹是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同时她还有一个失聪的儿子。接触残疾儿童超过20年,她认为“橙色书包”引发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值得肯定,但“标签化”的问题不可避免。“学校和家长会教孩子们基本的交通规则,他们懂‘走斑马线、红灯行、绿灯停’,其实并不需要司机特意让行。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过度关怀。”吴玉芹说,她的儿子曾拒绝佩戴显眼的耳背式助听器,希望换个小的、不易被发现的设备,“这说明他内心希望隐藏自己听障的问题。”

该观点也得到了网友的赞同,一名网友表示,自己也是听障儿童的家长,目标是让孩子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归主流社会,而非感到自己是“弱者”,需要特殊化,甚至被打着听障的标记走在马路上。

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儿童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橙色书包”对听障儿童是关爱还是伤害?

2017.09.25

22008

橙色书包,能否保护听障儿童?

2017.09.20

1286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67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0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69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6
上海两名17岁男子朝海底捞锅底小便,赔偿或达百万
2025.03.13 84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