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研究组采用最新方法,对北京雾霾天的大气微生物组成成分进行DNA测序,鉴定出1300多种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的,但也含有极少量可能致病或致敏的微生物。但是,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目前尚难确定。
研究人员确认,这1300多种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极少量微生物可能致病。如一种名为肺炎链球菌的细菌,其DNA序列相对丰度为0.02%到0.08%,它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很小,但可能让易感人群感染肺炎。还有一种相对丰度为1%到8%的烟曲霉,它可能让人出现呼吸道过敏。
但这些可能致病和致敏的微生物,在如此低的相对丰度(该物种的DNA占所有生物成分DNA的比例)下,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微生物是活体还是已经死亡,用目前的研究方法还无法确定。
公开研究数据助力研究治理雾霾
2014年1月,朱听研究组在国际权威环境学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严重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与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的论文,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也报道评价了该论文。
朱听认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建立了一套新的检测方法,并鉴定出北京雾霾中具体有哪些微生物。但由于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在“种”的精度上对大气微生物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结果做横向比较。如在北京晴好天气下,或在世界其他城市取样分析,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目前尚难确定。
“我们已经把研究方法发表,把数据公开在网上,供科学界用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朱听说,未来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参与,有望为公共医学、城市规划和雾霾治理等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
多知道点儿有害物附着雾霾上
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粒径小,表面积大,很容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当附着了有害物之后,又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