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鹦鹉案终审 究竟会怎样宣判?

2018.03.30 10:13 1944

今天下午两点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对两年前的“鹦鹉案”终审宣判。

案情回顾

2016年5月,深圳男子王某因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被刑事拘留。警方调查显示,王某此前售出的6只鹦鹉中,有2只为小金太阳鹦鹉,属于受保护物种。

“小太阳”鹦鹉,学名绿颊锥尾鹦鹉,因为个头不大,性情温顺而得到很多养鸟爱好者的青睐。2016年4月初,王某将自己孵化的两只学名为绿颊锥尾鹦鹉,以每只500元的价格出售给谢某某。同年5月17号,公安机关在王某宿舍查获该种鹦鹉35只,和尚鹦鹉9只,非洲鹦鹉1只,共计45只。这些鹦鹉都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当中的。

去年5月,深圳宝安法院一审判决王某犯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处罚金三千元。法院认为,王某售卖两只小太阳鹦鹉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认定45只鹦鹉待售,属犯罪未遂,依法可减轻罚。王某不服上诉。

去年11月,深圳中院二审开庭。控辩双方争议焦点在于两只“小太阳”鹦鹉是否属于《刑法》所指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范畴。此前,一审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做出了“属于”的判定。而王某的二审辩护律师则认为,该条司法解释属于对刑法条文擅自所做扩大解释,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深圳中院曾先后两次申请延长本案的审理期限。

王某的妻子任女士说,与一审的审理过程相比,在近一年,案件有一些新的变化:“原来一审只有五本案卷,后面检察院补充了三十六本。从他补充证据就能很明显地证明,一审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然的话,它二审检察院为何能补充三十六本出来呀,对不对?”作为被告人的家属,任女士认为,即便补充的这三十六本证据材料,也是问题多多。比如,至今公诉方所提交的证据,都无法证明,用来定罪的鹦鹉,就是丈夫王某所饲养的:谢某某,就是第一被告人,从买方谢某某他店里收缴的鹦鹉,是不是王鹏出售的。这个物证的话没有得到证实。就是没有经过辨认,物证是不同一的。王鹏养的鸟都有脚环号的,都有特殊的编码的,但是森林公安没有让她辨认实物,拿照片去辨认的。照片上面也没有这个编码,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定他罪的这个鹦鹉是不是王鹏的。争议焦点任女士认为,本案争论的焦点其实很简单:经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还属不属于法律所规制的野生动物的范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刑法所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宝安区法院认为,本案所涉的鹦鹉虽然是人工驯养,但也属于法律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王某的二审辩护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告诉中国之声记者,首先,最高人民法院的动物案件司法解释,属于对刑法条文擅自所做扩大解释,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因而,从法理上来讲,法院不应当适用:“ 一审判决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常明显的违反上位法。他把驯养繁殖的动物,直接解释为刑法三百四十一条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这是和刑法相抵触的。”据徐昕介绍,其实早在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就曾向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作出过一个复函。徐昕说:“在法研[2016]23号文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彻底解决当前困境的办法,要在修订后的司法解释中,明确对某些经过人工驯养繁殖、数量已大大增多的野生动物,附表所列的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仅适用于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而不包括驯养繁殖的。”徐昕称,作为辩护人,他认为,被告人王某无罪的事实和理由是充分的,认定王某构成犯罪的事实不成立,一审法院用来定罪所适用的法律错误,王某的行为也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因为这个罪名它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行为对象是何物种,必须要明知它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而非法出售。但是王某他其实并不知道他养的这个鹦鹉是所谓的CITES公约附录二的、人工驯养繁殖的也受到保护的这么一个物种。而且一般的公众都不太可能知道,这样的鹦鹉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因为市场上普遍有出售网上普遍有出售。王某存在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下午的判决,究竟会给出被告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作为被告人王某的妻子,任女士向中国之声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案卷里面这个证据链是达不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达不到定罪的这个标准期待深圳中院有作为有担当,勇于纠错,宣告无罪,当庭释放。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的司法判决,不会因某些人或某些机关的意愿而改变。深圳鹦鹉案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终审判决,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鹦鹉案二审开庭 当事人讲述为什么养死过鹦鹉

2017年11月6日上午10时,备受关注的“鹦鹉案”的二审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前,深圳男子王鹏贩卖自养鹦鹉,被当地法院以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一审判决后,王鹏提出上诉。

法律的健全完善需要一个个案件的推动,社会会随着发展一步步地向前行进,饲养野生动植物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不妙的境地,平时要多加注意。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鹦鹉案终审 究竟会怎样宣判?

2018.03.30

1545

老板买鹦鹉被刑拘案开庭 自称不知是保护动物

2018.08.27

1744

男子买8只鹦鹉4只鹩哥获刑2年 律师做无罪辩护

2019.05.10

1326

男子携44只野生鹦鹉出境 被汕头海关刑拘

2017.05.09

1665

小伙收购鹦鹉被判有罪 缓刑五年罚款3万

2017.05.31

1891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992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70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3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70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7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