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只想玩游戏不想去学校 五年级男生砸掉家里8台电视

2018.06.21 13:19 2348

漫画 连诚

游戏成瘾成了精神疾病?没错!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预先预览版中,将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也称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游戏成瘾在精神疾病领域有了专门的归类。昨天,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相关规定正式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把游戏成瘾列入精神障碍范畴,具有积极意义。对医生来说,有了统一、明确、规范的判断界限,即诊断标准;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接受正规医疗机构的治疗;对于家属来说,既可以把病人放心地交到专业的医生手上,分享社会医疗资源又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浙江省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陶明教授说。记者 金晶 通讯员 阮芝芳 蒋明 李彬

输了游戏就在胳膊上割一刀 14岁中学男生右手臂伤痕累累

“青少年是游戏成瘾的重灾区,特别是14岁-19岁的初高中生,有了手机、电脑后沉迷游戏,耽误学业不说,甚至还出现自残的现象。”

陶明教授曾接诊过一个14岁男孩小波(化名),父母带他来时,他的右手臂满是伤痕,其中一道伤口还在冒血。

小波的父母平时工作忙,三四年前,小波开始喜欢上玩游戏。一开始玩的是手机游戏,比较简单,小波一关关玩得很顺利。时间久了,小波不满足于手机上玩,要求爸妈升级网带宽,开始到电脑上打游戏,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去上课,一打就是一天一夜,如果父母对他干预就会大吵大闹。

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小波打游戏不再那么顺利,输比赛成了常有的事。每次输了游戏,小波就特别容易冲动,对自己的游戏操作“失误”很后悔,经常惩罚自己,从一开始咬自己一口作为惩罚,到最后发展到输了就要拿刀在自己手臂上割一刀,看着血冒出来,心里才会爽,烦躁的情绪才会释放。就这样,小波的手臂上留下了深深浅浅十几道刀印。直到最近,父母无意中发现小波手臂在流血,把衣袖撩起来一看, 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强拉着小波找到陶教授的门诊。

“像小波这样的情况已经算是蛮严重了,除了必要的心理干预,也需要药物干预治疗。”

陶教授说,长期沉迷游戏还会导致人的大脑前额叶供血不足,影响大脑发育,而游戏里的一些暴力情节,会让孩子产生暴力行为。

只想玩游戏不想去学校 五年级男生砸掉家里8台电视

陶教授还接诊过一个小学五年级男生小海(化名),因为沉迷游戏,产生暴力倾向,最后是警察带着来医院的。

“这个孩子家住6楼,迷上玩游戏后,成绩掉得很快,到后来干脆不去学校了。父母着急,有时候说说他,他就火气上来了,不断砸家里的电视,几年工夫,砸了8台电视。有一次,父母说了他几句,他一气之下跑到阳台,把阳台上的花盆全部推下楼,他们家是沿马路的,花盆砸下去弄不好是要砸到人的。路人报警后,警察上来,最后和他爸妈一起把他送到了我这里。”

青少年为什么会游戏成瘾?

和父母关爱缺失、缺朋友、不被尊重都有关系

在陶明教授看来,青少年游戏成瘾往往与在家庭中缺乏父母关爱,不受重视,情感空虚,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朋友,不被尊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孩子一旦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就会进一步强化游戏的行为,通过游戏来找到自我价值。”

前段时间,陶明教授接诊了一个12岁游戏成瘾的男孩迪迪(化名),详细了解了男孩背后的故事,陶教授不得不感叹,父母的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迪迪从小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的,小学一年级时,迪迪父亲有了外遇,去了外地工作,平时都是妈妈带着生活。妈妈忙工作,也不大管他。二年级开始,迪迪爱上了游戏,回家就躲到房间里玩游戏,作业也不做。在学校,迪迪没有朋友,独来独往,他自己也明显感到被老师、同学疏远和忽略。有一次,因为一点点小事,迪迪在学校和同学打了一架,从此再也不去上学,就闷在家里打游戏,到后来,发展到什么事情都不干,天天泡在网吧里。这时,他爸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到我这里来看。”

陶教授说,父母的关爱,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早期游戏成瘾的孩子,要以行为治疗为主,也就是说,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行为模式,在学校帮孩子找朋友,在家里多多关心孩子。”

爱玩游戏≠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工作、学习累了,玩一把游戏放松一下,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爱玩游戏,是不是意味着就是游戏成瘾,要被列入精神疾病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很多人玩游戏是一种休闲消遣,虽然每天都会玩一下,但他们能自我控制,就不要过分担心,对于游戏成瘾的界定还是很严格的,不是所有喜欢玩游戏的行为都是成瘾。”陶明教授说。

根据世卫组织对游戏成瘾的特征描述,“游戏成瘾”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1。无法控制地打游戏(频率、强度、打游戏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2。越来越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

3。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当事人的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有了诊断标准,也就意味着今后医生会把‘游戏成瘾’作为正式的诊断结果来进行对待,进而开处药方、提供治疗方案,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者按这个类目,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促进新疗法的产生。”陶教授说。

游戏成瘾危害大 如何科学规范治疗?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认为,适当玩点游戏,能调节人的情绪状态,释放压力,而一旦沉迷游戏甚至上瘾,会伤及身体,同时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行为的缺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

首先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其次影响孩子的心理以及正常的社交功能,“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流,和亲近的人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游戏越成瘾,社交功能就会越差。”

再次影响社会功能,沉迷游戏,不上学不读书,行为认知偏执怪异,为了游戏,其他一切都不管不顾,最后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游戏成瘾的孩子,容易跟父母反目成仇,而且暴力攻击倾向也会增加。”

那么,对于游戏成瘾,到底如何科学规范治疗?

盘圣明主任介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游戏成瘾的发病率还是很低的,基本在1.7%左右。但是如果不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任由其发展,后果就不堪设想。

目前对游戏成瘾的治疗,临床上多采取家庭、药物、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但药物治疗只能减轻部分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陪伴。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游戏,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试着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过上有质量感有愉悦感有意义感的生活,孩子就会慢慢从游戏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游戏设计团队里往往有心理学家

靠孩子的自制力是斗不过他们的

当下,青少年玩游戏非常普遍,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并预防孩子游戏成瘾?

“所有的游戏设计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其中包括心理学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知道玩家喜欢玩什么,关注什么,就会通过一系列程序设计,让玩家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实现快感,引导玩家持续玩下去。从这一点上来讲,游戏能牢牢抓住孩子心理,但很多家长未必知道自己的小孩,喜欢什么最需要什么。”

佰佰安全网建议

1。家长要多听听孩子的需求,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

2。要制订孩子健康上网的规范,和孩子有商有量;

3。每天要保证和孩子有3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4。为孩子创造有归属感、愉悦感的生活;

5。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玩游戏习惯,当孩子有良好的上网行为时,要及时表扬和称赞;

6。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和尊重感。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只想玩游戏不想去学校 五年级男生砸掉家里8台电视

2018.06.21

2099

甘肃男生遭同学殴打飞踹 只因拒帮打水泡面

2016.11.25

2143

沉迷游戏有哪些危害

2021.09.03

865

沉迷游戏的危害有哪些

2018.07.13

2417

沉迷游戏的坏处

2018.05.28

2024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杭州火锅店客人舌头发黑 系涉事门店铁锅养护不当所致,不存在亚硝酸盐超标问题
2024.06.19 782
喝茶到底健不健康?原来这么喝对身体确实很好
2024.06.19 779
近5万人受灾!福建武平特大暴雨已致4人死亡2人失踪
2024.06.17 591
震惊!河南叶县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死亡,村民:其中3名女工同村,都在肉类加工厂打工
2024.06.17 741
高温橙色预警 北方局地可达42度 高温时长达8小时以上
2024.06.12 693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