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老太花上百万买药 保健品诈骗为何专盯老年人?

2018.06.25 13:59 1813

两个从某药业公司辞职出来单干的年轻人,费尽心思骗了舟山一位78岁的老阿姨116万元。

保健品效果不明显,还有专家特供药,吃药钱不够帮你申请专项社保,社保要缴纳保证金,还要疏通点关系……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用这些说辞,哄得老阿姨贷款买药,最后变卖房产还债……

骗来的钱,骗子都拿去干嘛了呢?其中一人几乎每晚流连酒吧,出手阔绰,还给喜欢的女主播一掷千金打赏30万元。

近日,舟山市定海区检察院对潘某、李某二人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

“教授”接诊,“专家配方”特效药

快递员觉得不对劲告知女儿

陈阿姨今年78岁,关节炎多年,走路不便。

2014年春节,她看到一个治疗关节炎的电视广告,打了热线电话。经过“初诊”“分诊”后,一名“张教授”针对她的病情,开出了几千元的药物。阿姨治病心切,统统买单。

第一回的药全是号称的虫草软胶囊、龟蛇粉等,陈阿姨喝了觉得没效果。“张教授”电话里告诉陈阿姨疗效没有这么快,同时又推荐了“专家配方”的特效药——百岁疾,并鼓励贵在坚持。此后两年间,陈阿姨多次购买该药品,共计花费30余万元。

药是对方通过“货到付款”方式邮寄给陈阿姨的,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快递员觉得不对劲,将老人大量买药的事情告知了陈阿姨的女儿,女儿极力反对,但深陷其中的陈阿姨不听,最后跟女儿反目。

被骗得再也拿不出钱的老太

想了一夜后报警

高昂的药费渐渐让陈阿姨觉得有点吃不消,在一次和“张教授”的通话中,陈阿姨说了自己的难处。

“为了解决您的困难,我们会给您办理老年人购药补贴卡,以后看病拿药就不用花钱了”,张教授说。

很快,“社保部部长”、“银行行长”、“档案部长”等纷纷给陈阿姨打来电话,告诉她符合购药补贴的标准,可以为其办理,先交“手续费”1万元,之后还有“材料费”、“税金”、疏通关系费。

“这事不交钱就进行不下去了,你前面花的钱就白费了!”陈阿姨中间也怀疑过,但是对方以“手续办好后就会退还相关费用”及“不交钱这事就不办了”为由,让她欲罢不能。

这时候的陈阿姨一心只想把之前的投入拿回来,一步步越投越多。

2017年7月底,对方又打来电话要3万多元的手续费。再也拿不出钱的陈阿姨,想了一夜后,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骗来巨款,其中一人流连酒吧

还拿30万打赏了女主播

潘某和李某很快被抓捕归案。潘某,贵州铜仁人。李某,湖北钟祥人。

2014年起,两人都在天津某药业公司从事话务员的工作,该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在电视上高价推销风湿骨痛病的药物,只要有消费者打进热线,工作人员就冒充医药界的著名专家、教授对患者进行洗脑,让患者出高价购买低廉的药品。

2017年1月初,潘某、李某二人嫌弃当话务员收入低,大多数药费都被老板拿走了,干脆辞职。临走前,两人从公司偷了一些客户信息,然后从中筛选出好骗的大客户,陈阿姨不幸被选中。

事实上,陈阿姨接触到的“张教授”,某“银行行长”、“税务局领导”等,都是潘某和李某捏着嗓子一人分饰多角。从2014年在职到2017年1月初辞职,再到2017年7月底案发,他们俩一直盯牢着陈阿姨这个大客户。而辞职后,他们对陈阿姨的诈骗更是变本加厉,仅半年时间,就从陈阿姨处一共骗了116万余元。

另外,潘某等人还用相同手法从另一名被害人张某某处骗取人民币11万余元。

因为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和药无法鉴定,所以此前陈阿姨30余万元买药钱并没有计入潘某两人的诈骗金额。

陈阿姨被骗的钱,被潘某和李某二人分赃。潘某在骗陈阿姨的这一年时间里,每晚流连酒吧,消费少则两三千元,多则2万多元,他还花费30余万元在平台上给女主播打赏、发红包。

当警方抓获潘某时,骗来的钱已被他耗光,仅靠借钱度日。

而陈阿姨呢,她后期的买药钱多为借款,还借了高利贷。为了偿还贷款她又变卖了唯一的住房,再向房东租住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目前债务缠身。在被骗的那段时间,女儿想尽办法阻止,但她始终不听劝告……

保健品诈骗为何专盯老年人

现在很多推销保健品的都是诈骗团伙,他们在之前就会顶上一些老人,然后进行诈骗,你知道为什么保健品诈骗会盯上老人吗?

1.老年人身体多病,渴望健康长寿。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各方面的功能开始衰退,大病小病都开始找上门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们也渐渐开始害怕疾病与死亡,看着身边的老友一个个离世,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越发强烈,而保健品诈骗则正是盯准了老年人的这一需求。

2.缺乏保健常识,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我们父母这一辈的老年人普遍知识水平比较低,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分不清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界限,轻信那些推销者把保健品当药品吃的谣言,导致一些老年人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贪图小恩小惠,掉进推销陷阱。很多老年人退休后,觉得被社会所遗忘,社会价值感突然降低,“赶场子,听健康讲座”成了许多老人热衷参与的事情。而且这种讲座不仅让你免费听,还会赠送礼品,讲座上的专家会夸大其词,讲述一些神乎其神的养生知识和案例,给你一种灵丹妙药的感觉。然后采取货源有限等“饥饿营销”的策略,再配合“买二送三、买五送五”等极具诱惑力的折扣,可以说,老年人一旦踏上这种健康讲座,就很难逃出保健品公司精心设计的陷阱。

4.孤独寂寞,亲情缺失。如今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长时间不在老人身边,缺少亲情陪伴的老人很容易成为保健品的“俘虏”。而保健品推销员利用这一点对老年人殷勤陪伴,有事没事要常去老人家看看,送点小礼品甚至认老人做干爹干妈。老年人长期亲情缺失,突然多了一个陪伴自己的孩子,他们推荐什么东西基本都能痛快地掏腰包。

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括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个人照片等,否则很容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贷款、借款等,导致无法偿还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造成经济损失。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老太花上百万买药 保健品诈骗为何专盯老年人?

2018.06.25

1623

老人骑三轮去买药 途中被困车中间无法起身

2018.09.24

1861

九旬老太离开家后迷路 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2018.01.16

1646

六旬老太诈骗多人25万 被警方抓获

2018.11.08

1247

八旬老人买药迷路 警民联手帮助回家

2019.02.20

1481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近5万人受灾!福建武平特大暴雨已致4人死亡2人失踪
2024.06.17 573
震惊!河南叶县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窒息死亡,村民:其中3名女工同村,都在肉类加工厂打工
2024.06.17 728
高温橙色预警 北方局地可达42度 高温时长达8小时以上
2024.06.12 682
最新消息!突发!新疆两地发生地震
2024.06.11 768
公交车失控后发生碰撞致1死8伤,天津警方:司机突发身体不适
2024.06.11 694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