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病害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花椰菜病害相关知识

花椰菜褐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下部老叶发病,初时产生淡黄色至淡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圆形、近圆形病斑,大小4-5毫米,灰褐色,稍有轮纹,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 色霉状物。发病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致使叶片枯黄而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留种株上,或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借风、雨传播。病菌在15-30C范围 均能生长,适温17℃,要求高湿度。一般生长中后期,遇连续阴雨易于发病。土壤贫瘠,肥力不 足,植株衰弱,病情重。

花椰菜白斑病

症状

开始时在叶上出现白色至灰白色或黄白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带绿色,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病部稍凹陷变薄,易于碎裂。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病斑直径1-2厘米。严重时,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花椰菜病害防治。保护地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在干燥晴朗天气也可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黑斑病: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粉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黑胫病:

发病初期用60%多·福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9天喷1次,喷1~2次。

黑腐病:

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灰霉病:

发病初期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250克,或喷施6.5%甲霉灵超细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公斤;发病后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花椰菜细菌性软腐病:

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及菊科蔬菜。

病害症状:

发病一般始于结球期,初在外叶或叶球基部出现水浸状斑,植株外层包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外层叶片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叶柄或根茎基部的组织呈灰褐色软腐,严重的全株腐烂,病部散发出恶臭味,别于黑腐病。

花椰菜细菌性黑斑病:

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要求叶片有水滴存在,一般暴雨后极易发病,而且病情重。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病斑最初大量出现在叶背面,每个斑点发生在气孔处,初生大量小的具淡褐色至发紫边缘的小斑,坏死斑融合后形成大的不整齐的坏死斑。为害叶脉,致使叶片生长变缓,叶面皱缩,湿度大时形成油渍状斑点,褐色或深褐色,扩大后成为黑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的叶肉脱落,只剩叶梗和主叶脉,导致植株死亡。

花椰菜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防治方法要求在做好种子处理和苗床管理的基础上,猝倒病发病初期用72%普力克或64%杀毒矾或60%灭克500倍~600倍喷雾;立枯病发病初期用10%世高1500倍喷雾。

花椰菜生长期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黑腐病、软腐病等,除搞好农业防治技术外,化学防治方法为:

霜霉病发病初用60%灭克或64%杀毒矾或58%雷多米尔或72%克露500倍~600倍喷雾。菌核病在发病初及多雨天用50%扑海因1000倍或50%速克灵1500倍喷雾。黑腐病、软腐病在移栽成活后用80%必备500倍或77%可杀得500倍或47%加瑞农800倍喷雾。

虫害主要有育苗前期及生长后期温度回升后发生的蚜虫,防治方法为10%的吡虫灵2500倍液或20%康福多5000倍防治。病虫害防治的农药要注意轮换使用,一般隔7天~10天防治1次,连续2次~3次,最后一次用药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花椰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一、黑腐病

1、症状及为害特点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真叶叶缘出现由小到大的"v"字形病斑。受害幼苗子叶呈水渍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流行时,叶缘多处受侵染,导致整叶枯死或外叶局部、全部腐烂,干燥时,病斑干枯或穿孔。

该病主要在秋季或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重,播种过早,害虫多的情况下发病更重,病菌通过幼苗子叶气孔、成株叶缘水孔或伤口等侵入,借助雨水、昆虫等传播。

2、 防治方法

⑴选用抗病品种。

⑵实行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前茬最好为葱蒜类地。

⑶种子消毒。用50-55℃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1:20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40%福美双拌种。

⑷适时播种,减少田间作业次数,不操作叶片,不可过旱过涝。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