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会使海水呈赤红色,故称其为赤潮。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人若吃了这些贝、螺,就会中毒。所以赤潮污染期及其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受污染海域的海产品暂时不能吃。
有毒贝类、螺类的毒素主要有三种:
一、石房蛤毒素。该毒素易溶于水,耐热,经加热至100℃并持续30分钟仅能消除一半。进食后,毒素在胃肠道内吸收迅速,30分钟之内即可发生中毒症状。这类毒素对胃肠还有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二、贝毒素。贝毒素属消化系统毒素,除造成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外,主要是损害人体肝脏,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萎缩,吐血,甚至昏迷死亡。
赤潮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吃海鲜了。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纬度跨度相当大,赤潮在各海区发生的时间略有差异,其特点是在南海海区,以3~5月份最为多见;在东海海区,主要发生在5~7月份;在黄渤海海区,则大多出现在7~9月份。因此,赤潮在我国沿海的发生时间具有从南往北逐渐推迟的现象。这一时间分布特征与各海区水温升高的前后次序,雨季出现的先后,以及各海区赤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密切相关。
赤潮发生过程
赤潮的长消过程,大致可分为起始、发展、维持和消亡四个阶段。
赤潮起始阶段
海域内具有一定数量的赤潮生物种(包括营养体或胞囊)。并且,此时的水环境各种物理、化学条件基本适宜于某种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
赤潮发展阶段
亦称为赤潮的形成阶段。当海域内的某种赤潮生物种群有了一定个体数量时,且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等外环境达到该赤潮生物生长、增殖的最适范围,赤潮生物即可进入指数增殖期,就有可能较快地发展成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