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对校园消费缺乏必要的监管,于是打着金融创新名号的校园贷才得以一路畅通无阻。许多“校园贷”在发放贷款时不需要“面签”,不需要提供担保人的书面保证,不控制贷款用途,不采取风险管理等措施,学生只需简单上传相关身份信息即可。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在法律上,他们都是已经成年,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上说,他们也不过是些“大孩子”,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引导。除了家庭,他们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但是又缺乏自制力,没有风险意识,对这样的一群人放宽贷款限制本来就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当然,有些校园贷款本身目的就是诈骗钱财,专挑这种不经世事的大学生下手。就这样,校园贷才逐渐发展成不可控之势。
校园贷款的危害
1.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2.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
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
扣押“担保费”,本息还清才放款
不需要任何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听起来贷款平台有点像冤大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鉴于对对方信用记录不了解,所以,需要扣押一部分借款,作为“担保费”等还清所有本息之后,扣押的钱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听起来要求很合理,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这部分钱平台就不需要再付。可将来却仍需要为这部分钱支付巨额逾期利息,哪怕不逾期,平台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息。
法律规定只有年利率不超过24%的利息,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但是,无论是校园贷还是高利贷,如果细算一下利息都远远高于24%,有一些校园贷的利息居然达到了30%左右,这不得让人吃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乱象,与大学生对校园贷的供求关系有很大关系,还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有关系。
校园贷的特点
1.校园贷入侵校园正在飞速蔓延,调查发现高利网贷入侵校园利息竟高达30%,高利网贷入侵校园缺乏监管有风险,这些网贷平台为大学生提供金额较小的普通消费贷款,还有大额的创业资金、偿还学费等贷款。
2.没有还款来源,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大学生,成了各家网贷平台争抢的客户。但无论是网贷机构还是校园,目前均严重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