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打乙肝疫苗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孕婴安全 > 内容

新生儿打乙肝疫苗相关知识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一般在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

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为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为2年以上,接种者应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乙肝疫苗有效期为5年~7年,但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的变长可能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以检测到表面抗体;但是到了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到了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

乙肝疫苗虽然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但是接种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以免因为乙肝疫苗的接种导致身体的健康出现问题或者诱发其他疾病的出现。同时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健康有所保证。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打乙肝疫苗前必须将疫苗摇匀,以达到有效接种。

2、接种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者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

3、及时接种,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果出生48小时以后接种,效果明显降低。

4、注射接种者一般情况,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5、根据接种对象选择乙肝疫苗种类,阻断母婴传播用重组(酵母或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其他人群免疫用重组(CHO)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部分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所以,新生儿对乙肝病毒的预防非常重要,无论哪个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免疫功能也不健全,一旦受到感染,很难清除体内病毒从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新生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呢?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而且乙肝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疗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另外,价格也便宜,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倘若新生儿的父母都没有乙肝,那么应该尽快给该新生儿注射一支乙肝疫苗,等过一个月后,再给新生儿打一支。但是,在他去打乙肝疫苗前必须先进行化验,如果结果呈阴性,便可以按以上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病史,其中约90%为乙肝病毒感染,5-8%为丙肝病毒感染。最新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即有0.93亿人感染乙肝病毒。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我们都知道,宝宝出生后,需要不断地按时打各种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据了解,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打一次加强针即可。

而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接种并不是一针了事,通常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出生二十四小时内需进行第一针的乙肝疫苗接种,30~40天后(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次,一般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次,即遵循“016”原则。

为什么需要进行三次乙肝疫苗接种呢?专家表示,第一针乙肝疫苗后,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并非100%的人都能顺利在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一般而言,只有30%可以产生抗体且表现为不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第二针及第三针的加强,通常而言,第二针后,90%能产生抗体,第三针后,此几率可达96%以上,并且更趋于稳定。

乙肝疫苗针可以推迟打吗?

那么,如果在接种第一针后,因外界因素所致,无法及时进行第二针的补充,是否可以推迟进行呢?专家表示,目前国内乙肝疫苗要求第一针与第二针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8天。虽然,一般而言,一针可以产生一定的抗体,但是后面的加强针最好不要间隔太久,否则不利于乙肝表面抗体的形成。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性很强、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当它进入人体时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应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损伤。所以,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攻击,就会出现暂时的不适现象,比如发热等。

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只能对症治疗。全身症状以发热为主,并且不伴其他症状时,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或含布洛芬的美林);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降温并给他多饮水。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多见于注射后24小时内,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在辅助降温时,要让宝宝尽可能保持舒适,等待反应自行消失。但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的发热,并不一定与疫苗接种相关。建议在孩子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严重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但是婴儿乙肝疫苗化脓是怎么回事呢?

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乙肝是世界性传染疾病,还可能诱发肝硬化或肝癌,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所以,预防乙肝对预防肝癌有重要意义。其实,接种乙肝疫苗常会出现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后,有的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短暂的炎症反应,有的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上述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消退。

宝宝扎乙肝疫苗的部位化脓感染了用双氧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最后塞引流条进行引流,无菌纱布包扎。及时换药,几天就能恢复。最好到医院让医生看看是否正常反应。

在接种乙肝疫苗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之前要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过敏性疾病者慎用乙肝疫苗。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这样才能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出现下列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疾病期不应注射疫苗。如果婴儿患感冒或全身不舒服,或者在预定注射免疫接种前一周内正在用抗生素,都不要进行免疫接种。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和恢复期、重症慢性疾病的发作期均不能接种疫苗。待身体完全恢复或在慢性疾病的稳定期,视机体健康状况确定是否接种。

2、过敏体质者慎用疫苗。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有明确过敏史,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有过敏史的人,应禁用同一种疫苗。

3、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