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房屋销售欺诈双倍赔偿情形有哪些

2018.08.31 17:32 2240

如果证明开发商存在着欺诈行为,我们可以要求与开发商解除购买合同及要双倍赔偿,那么房屋销售欺诈双倍赔偿情形有哪些?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与您慢慢道来。

“商品房”作为商品之一,受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买卖双方协商进行买卖,属于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的商品,应当适用《》。所以,房地产纠纷也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然,如果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开发商做出了“欺诈行为”,依照第49条,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但在实践中出现的房地产纠纷案中,不乏有认为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有欺诈行为而要求双倍赔付者,但胜诉的却寥寥无几,其原因就在于对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的理解存在问题。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看其是否符合以下几点:

1.行为的手段。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6年3月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对欺诈消费者行为的认定,应当采用客观方法,即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加以判断,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欺诈行为,如销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等。

2.行为的后果。制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目的是遏制经营欺诈和维护市场秩序,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实施这种制裁的充分、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损害发生。依此法精神,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行为的主观方面。欺诈,是指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但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规定了五种情况下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的例外情况。对于商品房这一较为特殊的商品而言,由于其生产周期长、环节多、价格高等特点,不能简单地照搬以上几个因素而轻易地把某些开发商的行为定性为“欺诈”而要求其双倍赔偿。

那么,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买卖行为中的“欺诈行为”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的。如果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的过程中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并且开发商是故意或明知的,购房者可以以开发商作出欺诈行为为由而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要求其双倍赔付。

以上就是关于房屋交易注意事项与维权方法的解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深入了解财物损失维权小知识,请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 责任编辑: 郭动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购房定金不能退怎么办

2018.09.04

1885

未办理产权的安置房交易是否有效

2018.09.04

2767

购房定金能退回来吗

2018.09.03

1730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区别

2018.08.29

2030

限价房可以买卖吗

2018.08.28

1591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房屋抵押注意事项与维权方法

2017年08月27日 14:19

4078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

2017年08月26日 10:45

3864

房屋交易注意事项与维权方法

2017年08月25日 12:12

3754

投影仪很常见,正确保养才能延长寿命

2023年01月31日 21:40

2203

家庭冷暴力很常见,这些原因和处理方法要了解

2023年01月31日 21:15

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