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辛苦攒钱一辈子,把钱放着也是放着,于是就会想着去理财。可是对于老人来说,由于对理财方面并不是很熟悉,因此稍微没有注意就会被骗。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老人理财有哪些雷区?
1、贪利
近年来,社会上以高息诱人的“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贪图高利而上当受骗。
老友刘某听说某公司以高于银行利息三倍的“高价”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时,便背着家人把自己积攒的5万元养老金交给了那家公司。半年后得知:那家公司已经卷款“蒸发”了!老刘的5万元养老金打了水漂!老刘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差点送了老命。
骗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贪利的心理。因此,对于这种非正常的“高息”现象,老年人一定要谨慎,越是“高息”,陷阱的几率就越大!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有“馅饼”从天而降,那不是“板砖”便是“陷阱”。
2、轻信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去年春,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五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有些老年人就听信了骗子的谎言,买了好些“秘鲁币”。结果到银行兑换时被告知:这些“秘鲁币”全是假的!
还有用假古董来骗老年人认购、用作废的有价证券骗老人购买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凡是涉及到钱币、证券等的财产问题,一定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去办理,切不可中了骗子的圈套。
3、担保
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碍于面子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最后把自己“套”进去的事。我的弟弟在农村,前几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用家里的储蓄存单为村里的几个想发展棚菜生产的困难户担保,办理银行小额抵押贷款。弟弟碍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万元存单做了抵押。结果那几户因不懂技术赔了钱,根本无力还贷,于是,银行依法冻结了弟弟的存款。弟弟有苦无处说,气得大病了一场。
老年人兜里的钱是用来养老的,不能拿去冒险,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捂紧口袋”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
以上就是有关老人理财这方面常识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已经对老人理财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老人理财这方面的常识,不妨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李超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