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景区门票“因人而异”的问题,原国家计委早在《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就明确规定:游览参观点不得区别中外游客、本地外地游客设置两种门票价格。然而,记者采访得知,监管部门的禁令下达快20年了,景区票价“因人而异”的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
景区根据“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分,在门票价格方面进行区别对待,给予本地人优惠,不仅让外地游客觉得自己蒙受了经济损失,还让他们觉得心里不平衡,感到失落、没面子,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歧视。既然享受的是同样的旅游服务,凭什么我要多付出金钱上的代价?对此,有专家指出,本地人和外地人对于景区的建设和后期维护所作的贡献不一样,本地居民进出本地旅游景点要交费是对原住居民情感上的一种伤害,给予本地人门票优惠,无可厚非。这种观点在情理上似乎说得过去,却经不起推敲,更无法经受法律的检验。
关于本地居民对旅游景区的贡献,无外乎这样两个方面:为成全景区的建设,景区内居民可能需要搬迁;景区吸引过来的外地游客会享用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交通出行带来影响。但仔细想来,这些贡献却并不是“无私”的,需要搬迁的居民会得到相应补偿,而外地游客的涌入会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以另一种方式对本地人进行回馈,在不少景区,当地居民因此获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诚然,本地人进入本地景区要收费或许会伤害到本地人的感情,但区别对待外地游客,同样会伤害到他们的感情。对于景区而言,难道外地游客的感受就不重要了吗?
而在法律法规层面,《办法》明确要求,游览参观点不得区别中外游客、本地外地游客设置两种门票价格。无论是给予本地人优惠,还是为吸引外地游客给予外地游客门票价格优惠,都是价格上的区别对待,有违《办法》的规定,也有损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面对同样的旅游服务,却根据消费者的地域差别实行不同的对价,难言平等和公平。
需要指出的是,有资深“驴友”表示,全国不少景区在出售门票时,均存在“一票两价”甚至“一票多价”的情况。当然,我们允许门票优惠政策存在,这也是法律要求,对于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学生、残疾人、军人等给予一定优惠,但对其他人,是否有必要给予优惠,在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擅自给予优惠是否合适,恐怕还得细细思量。
此外,报道中提及,在某景区作出“本地人免费”的价格听证会上,在没有外地人参与听证的情况下,方案获全票通过。既然事项涉及外地游客的消费感受和利益,听证时,是否也该有他们的声音?如果真觉得有必要将“给予本地人景区门票优惠”纳入法律范畴,也应充分论证并广泛听取相关利益方的声音。而有关部门须引起重视的是,20多年来,门票价格“因人而异”的现象还未根除,究竟是何原因?
外出旅行如何预防隐形消费?
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隐形陷阱最为关键的就是游客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消费理念,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旅游企业提供服务,抵制低价游的诱惑,一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旅游产品可能存在诸多隐形消费。在出发前就核对好服务内容,确认好旅游行程,避免权益受损。
首先是选择靠谱的大旅行社或旅游平台报名。在选择产品时,应该注意看清产品细节,特别是针对一些特价旅游产品,看清费用包含和费用不含的内容。对于关键条款留好截图。携程针对团队游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导等细节推出“透明团”,行前明确所住酒店、购物信息提前披露、航班信息行前确认、游览安排清楚明确、推荐项目无强迫,签字确认才安排。让自己做到所见即所得,如果遇到目的地擅自更改行程,增加购物点等情况,应要求旅行社根据规定予以赔付。
此外,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并看清合同内容,特别是行程与标准、双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等主要条款。提醒大家,消费者在挑选旅游产品的时候可以多家对比,如有一家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其他平台,则要仔细看产品的行程说明,是否标注不强制购物,是否行程都是购物店。也要积极留存客服及产品页面承诺的行程和服务。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积极购买各类行程保险,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建议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要有明确的想法,比如要去哪几个城市和哪几个景点,否则很容易被繁多的线路挑花眼而无法达到自己的出游预期;不要只看线路名称以偏概全,线路名称只是概括或者突出部分重点,旅游内容主要还是需要看具体的行程介绍和安排;不要因低价或者优惠迷失方向,需要着重看清楚行程费用里包含和不包含的内容如机票、签证、用餐、用车费用等,避免临近出游却因机票和签证未办理等条件而影响出游。建议广大游客,可以在出行前全面、详细地与产品销售进行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产品中所包含的内容、并对行程安排有全面的了解,也更方便大家选择到更加心仪的产品。
在自由行方面,对于游客自身的要求较高,要求游客本身对于出行目的地签证、机票、酒店、景点、行程等安排更加细致的了解,对于景区门票、当地交通、WIFI等碎片化产品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自由行游客要在出行前对于自己的行程规划作出更加全面的规划。重价格不如重内容,在比较不同产品时,重点查看该产品是否独立成团、所行线路、所看景点、所住酒店、配套餐饮交通的软硬件服务内容,而不是上来就选一个同类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便宜没好货”在旅游产品中同样适用。
最后,佰佰安全网要说的是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并看清合同内容,特别是行程与标准、双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等主要条款。
还不如办一张当地的假的身份证,也就30块钱,既然人家对你歧视把你算进二等公民,你何不绝地反击。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