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装修公司负责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被拘留

2018.11.27 10:32 2096

“市中心黄金旺铺要不要考虑一下、大哥,你们家房子下个月就要交付了,装修公司找好了吗?” 刚买了房,多家装修公司就找上门来;每天至少接几个推销贷款的电话……各种推销电话、骚扰电话接二连三。

置业顾问、物业保安、装修公司老板和业务员、材料供应商、房产中介、建材公司……究竟是谁泄露了你的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不仅严重侵害群众的隐私权,也易诱发电信网络诈骗、盗刷银行卡,甚至绑架、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

杭州公安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近三年来共破案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0余人。

装修公司、建材公司成为非法购买主力军

前不久,金华家装行业都在传言,某大型家装公司金华分公司的老总被抓了。

这个老总姓施,金华兰溪人,今年37岁。在业界,施老板有一段传说,他曾是公司的业主冠军,曾经一个高档小区的业务提成就有60多万,堪称“业界神话”。

而这次施老板被抓,正是因为那次堪称“业界神话”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两年前,施老板还是一家大型装修公司的普通员工,眼看身边比他晚来的同事都晋升当了领导,他在公司8年却还是普通员工。

今年5月份,施某随公司来到建德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后,他励志要干一番业绩,不能叫人看扁。在一次饭局上,他听朋友说要精准推销,于是在建德某房产销售那里花了5000元买到当地一个高档排屋小区800多住户的信息。

有了这么详细的住户信息,施某开始精准推销,挨个上门或者打电话,每次都利用自己掌握业主姓名或者地址,和客户套近乎,并且利用自己的经验“看人下菜”,在短短3个月内,拉到该小区60多户的房屋装修业务,按照每户一万元的提成,施老板拿到了60多万元提成。

在那之后,施老板被破格提升为区域负责人,在被抓获时,他已经是一家大型装修企业当地分公司的法人。

被警方抓获后,施某交代,自己知道这么做是违法的,但在利益驱使下,还是没能抵御住诱惑。

经查,2017年以来,建德一些装饰公司、房产公司、家具城、小区物业等单位通过非法渠道提供、买卖、获取本市新开楼盘业主信息,公司之间随意交换业主个人财产信息,进行电话和短信营销,形成了一个在杭州、金华等地范围内电话营销团伙,造成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

房产中介、物业公司是泄露公民信息的重要源头

“您好,请问是X先生吗?听说您最近有买房的打算,我们介绍购房不收取中介费,还可以享受高额度优惠,考不考虑一下?”

今年7月份,桐庐许多市民接到这样的电话,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警方了解发现,这家公司负责推销的其中一个项目,是桐庐某单身公寓。公司有10个推销员,其中一个推销员每天就有200多个电话的拨打记录,通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员工办公桌上还放了很多纸质的公民信息资料。

通过多方调查和取证,办案民警也掌握了该房产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潘某、彭某、邵某和范某等人买卖、交换公民信息的犯罪证据。

公司负责人交代,通过购买个人信息的方式,他们可以从房地产公司或中介公司处抽取提成,每个月帮助中介提高了3-4套的房产成交记录。

8月6日,桐庐警方集中收网,将范某、潘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条,扣押作案手机6部、电脑4台。

童某,杭州余杭人,今年30岁,在余杭开了六家房产中介分店,还与建德梅城人姚某在新安江一起经营了一家房产中介。

为了获得更多的房产信息,童某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和指导每个店的店长从物业公司等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到店长学会后,再去指导手下的业务员。童某还规定了每个业务员每天要打100个电话,新增10个房源。

近日,童某和姚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而落网。

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之后

还交换和二次销售 导致公民个人信息大量泄漏

根据这些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获得公民信息后,还有和利益链条中的人员交换,以及在网络上进行二次销售的行为。

32岁的罗某是富阳人,在一家装修公司做市场总监。

2017年2月,罗某在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朋友介绍说“我这里有个新开的楼盘,你要不要去推销下?”当然,朋友的介绍不是免费的。于是,罗某向朋友购买了新开楼业主的个人信息,开始了电话推销。

然而,罗某发现电话推销后,这些业主的个人信息对于他来说就没有用途了,心思“活络”的他就开始把业主信息贩卖给其他装修公司,200条信息可以卖到6000块钱,其中包括名字、身份证、房号、房产面积、车位、车牌号等等。

尝到买卖个人信息的甜头后,罗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已经变成“看不上眼”了。于是从今年7月起,他辞职专门做起了买卖个人信息的勾当。他的上家包括置业顾问、物业保安等等,然后又把业主个人信息贩卖给装修公司老板和业务员、材料供应商等。

获得公民信息之后,互相交换以及二次销售的情况比较普遍。桐庐案件中,房产销售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还和做装修的戴某(33岁,桐庐人)等人,在建材店工作的童某(女,42岁,桐庐人)、彭某(女,32岁,桐庐人)、王某(女、35岁,桐庐人)交换,并且在网上销售。


2018年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打掉犯罪团伙35个,缴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1300万余条,铲除了一系列侵犯公民个人犯罪产业链条,特别是针对房产、中介、物业等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乱象进行了严厉打击。

法律规定严惩此类犯罪,切莫以身试法

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将公民个人信息分为敏感信息、重要信息和普通信息,相对应的如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分别达到50条、500条、5000条的标准,就可能构成犯罪。对于“内部人”犯罪,则规定“减半计算”予以从重打击。

对于此类犯罪,杭州警方督促拥有公民大数据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佰佰安全网提醒广大群众,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线索主动向公安机关举报。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装修公司负责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被拘留

2018.11.27

1408

250元卖3.6万条个人信息 在杭获刑

2018.02.08

1786

浙江警方侦破非法贩卖公民信息案

2018.12.07

1387

男子建非法收集16亿条公民身份数据售卖

2017.07.13

1412

男子非法贩卖个人信息 被警方逮捕

2019.02.27

1559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18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62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7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3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23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