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专家:外运动翻越安全这座“山”

2015.04.22 17:33 1729

十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北京的上空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躲在家里的人尚有闲情逸致欣赏这场“春夜喜雨”,在郊区露营的朋友却叫苦不迭,本以为是个适合登山的好日子,没想到老天突然“变了脸”。这个时候,在哪里安营扎寨、怎样避开风雨、如何防范蛇鼠虫蚁、手机该不该使用都是有学问的,哪个环节没做好,危险可能就会找上门来。

这可不是吓唬人。从2007年起,中国登山协会每年都会发布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如果把这几年的报告通读一遍,就会发现,每一年提到的事故,总能在前一年中找到相似的案例,“缺乏经验、技术和装备”“组织不当”“盲目出行”“缺乏安全意识”“路线不熟”等导致事故的原因也在报告中翻来覆去地出现。

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可谓老生常谈,但正是这个“至今已觉不新鲜”的话题,一年到头仍要时不时拿出来讲一讲。前段时间中国登山协会发布了2014年度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共有63人在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中丧生,这个数字相当于1957—2000年间登山遇难人数的两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户外运动的行列中,使得登山事故的发生频率上升、遇难人数也随之增多。但很多事故并非不可避免,在登山等户外运动由“专业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期,更要把会导致危险发生的潜在主观因素找出来。

比如,现在很多登山活动都是通过网络招募,依靠“驴友”之间的互相呼应。意趣相投的伙伴奔着相同的户外运动目标出发,这本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切勿因为热情澎湃而失去了理智。一个团队是否有健全的组织结构,领队是否有专业的资质和丰富的经验,对于风险有没有足够的预估,这些现实的问题更为重要。再如,一些“驴友”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就匆忙上路,如果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再精良的装备也可能没法抵御潜在的风险。

“因为山在那里”,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成为百年来登山者最爱引用的金句之一,但生活中不只有高山和远方,还有对生命和家庭的责任。摆脱安全问题“年年讲、年年有”的尴尬,让“老生常谈”失去存在的土壤,这犹如矗立在户外运动爱好者眼前另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专家:外运动翻越安全这座“山”

2015.04.22

1418

媒体提醒:户外运动应当“安全第一”

2015.04.20

1891

京津冀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将于5月底启动

2015.04.22

1260

儿童户外运动安全隐患不可小觑

2014.11.20

1958

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49周年 湖北襄阳千人横渡汉江

2015.07.14

1379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星环科技重磅发布知识平台TKH,助力企业打造可信赖的AI Infra
2024.05.31 657
中国成功发射极光星座01星、02星等5颗卫星
2024.05.31 766
联通5G · 狄造未来 | 狄耐克携手中国联通发布全新智慧病房解决方案
2024.05.31 602
浙江温州一男子被困悬崖3天2夜一刻不敢闭眼
2024.05.31 856
高铁椅套多久换一次呢?国铁集团明确回应:180天换洗一次
2024.05.31 63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