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误食有毒野生菌,这些毒素就会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食物中毒症状。
接下来,小编再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家庭食用野生菌中毒应采取的措施:
(一)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
(二)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者稀盐水,然后用汤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进行催吐,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三)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四)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
(五)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使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二)是及时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找带毛的羊皮烧半焦后碾碎吞开水喝(蛋白质烧焦形成疏松多孔炭,便于吸附肠胃里残留毒液):
(四)是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食物中毒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我们应该在平时多了解一些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这样可一更好的避免食物中毒,并且可以知道急救的方法,有的人食物中毒怎么办呢?小编认为食物中毒最好是到医院进行处理的,这样比较安全,更多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辨别:
1、观外形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急救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3、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误食野生毒菌的主要中毒症状:
1、胃肠炎型:
比较多见,其中毒潜伏期短,多在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可见急性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伴头昏、头痛、全身无力,甚至吐血、脱水、休克、昏迷和谵语,为极普遍的中毒类型,病程较短,致死率较低,较易恢复。
2、神经精神型:
根据毒菌种类及所含成分可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及幻觉几种不同症状表现,如有的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引起呕吐和腹泻、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加;有的表现烦躁不安、精神异常;有的产生触觉和视觉曲解,或如酒醉样、手脸充血,或出汗、发抖、狂歌乱舞、极度兴奋,或烦躁苦闷,喜怒无常。
3、溶血型:
中毒潜伏期多在6小时或更长,首先多见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瞳孔散大、烦躁不安等症状,1~2天后即出现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尿闭、尿毒症及肝脏、肾脏肿大,或见抽搐、嗜睡,可因肝脏严重受损或心脏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