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鳉鱼繁殖方法
青鳉鱼体侧扁且延长,口小,下颌向上突出;眼大,眼底蓝色。无侧线。鱼体半透明,背部浅灰色,腹部银白色,并散布小黑斑,中央具一黑褐色纵带,尾鳍截形。
青鳉鱼繁殖力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繁殖,每次产卵约10至20粒,产卵量依雌鱼体型大小不同,在食物充足的水域,2至3天产卵一次,仔鱼孵化约8至14日,快慢跟水温有关。卵软而黏,属体外受精,出生卵直径约0.1公分,仔鱼孵化出来约为0.3公分,一星期可达0.5公分,一个月长到1公分,约半年就成熟达3公分,最大约4公分左右,寿命约3至4年。
雄鱼发情时腹鳍明显变黑,头顶两眼中有一明显黑线,会占地盘,未怀卵雌鱼或其他雄鱼进入会立即上前趋赶,怀卵之雌鱼进入会立即上前交配。青鳉鱼若有适当环境非常容易繁殖,不过授精卵应迅速移开到安全环境,否则会被成鱼吃掉。青鳉鱼是濒临绝种的鱼类,几乎已无此种鱼类优良栖地,主要原因是外来种鱼类、农药和水土保持不当,破坏了青鳉鱼的生存空间。
青鳉鱼饲养要点
1.使用开口较大的水槽。
2.水槽尽量放在无阳光直射的明亮处。
3.水槽底部可放入小石子或沙砾、水草。
4.使用池水或河水。
5.水变浑浊时,每次倒出约1/2或1/3的水,分开数次换水。
6.水温23℃~27为适温。
习性:青鳉鱼活动力强,喜成群浮於浅水区的中上层。在发情期雄鱼有强烈地域观,会独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层,通常以3至5棵水草,方圆约30至50公分为地盘,雄鱼之间争斗明显。
环境:青鳉鱼喜栖於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之中上层,如水塘、沟渠、沼泽、海拔不高小溪流源头,却不见於开阔无水草之水域,可见得水生植物对此种鱼类相当重要,除提供觅食产卵外,还可让青鳉鱼藏身其中躲避天敌。
青鳉鱼吃什么
食物:青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据观察,如孑孓、红虫、线虫、水蚤、绿藻都是它的食物,但对腐尸却不感兴趣,对自己本种小鱼会追食。
习性:青鳉鱼活动力强,喜成群浮於浅水区的中上层。在发情期雄鱼有强烈地域观,会独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层,通常以3至5棵水草,方圆约30至50公分为地盘,雄鱼之间争斗明显。
环境:青鳉鱼喜栖於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之中上层,如水塘、沟渠、沼泽、海拔不高小溪流源头,却不见於开阔无水草之水域,可见得水生植物对此种鱼类相当重要,除提供觅食产卵外,还可让青鳉鱼藏身其中躲避天敌。
青鳉鱼雄鱼发情时腹鳍明显变黑,头顶两眼中有一明显黑线,会占地盘,未怀卵雌鱼或其他雄鱼进入会立即上前趋赶,怀卵之雌鱼进入会立即上前交配。青鳉鱼若有适当环境非常容易繁殖,不过授精卵应迅速移开到安全环境,否则会被成鱼吃掉。青鳉鱼是濒临绝种的鱼类,几乎已无此种鱼类优良栖地,主要原因是外来种鱼类、农药和水土保持不当,破坏了青鳉鱼的生存空间。
青鳉鱼与食蚊鱼的区别
1. 青鳉是卵生的,而食蚊鱼是卵胎生也就是直接生出小鱼来的(这和热带鱼孔雀有点像);所以,食蚊鱼雄鱼具有卵胎生鱼类特有的交尾器,是由臀鳍演化成。而且食蚊鱼公母形态差异比较大,而青鳉则很难分辨。
2. 青鳉鱼在光照下眼睛有些反青光,食蚊鱼则不会。
3. 食蚊鱼和青鳉的背鳍位置是不一样的,青鳉的背鳍靠近尾鳍,而食蚊鱼的背鳍在中间一点。
中国是青鳉的原产国之一,它常成群地栖息于水生植物浓密、水质清澈的静水或缓流水的表层,杂食,以昆虫幼虫、小软体动物为食。据观察,如孑孓、红虫、线虫、水蚤、绿藻都是它的食物,对自己本种小鱼也会追食,受精卵也会被其他的成鱼吃掉。
青鳉鱼活动力强,喜成群浮于浅水区的中上层。在发情期间,雄鱼之间争斗明显,它们的腹鳍也明显变黑,并且头顶两眼中有明显黑线,有强烈地域观,会独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层,通常以3~5棵水草、方圆30~50cm的弹丸之地为地盘。如果有未怀卵雌鱼或其他雄鱼进入,则会立即上前驱赶,保护领土完整。而对怀卵雌鱼的进入,则会立即上前交配。
大家都知道粗杂粮是中国传统上对粮食作物的划分,是区别于大米、小麦等细粮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怎么吃粗杂粮才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单单指的是蔬菜等颜色是绿色的食品。一些水果,例如草莓,橘子等其他颜色的食品也可以叫做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有哪些好处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避免受污染食品的侵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应运而生。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从绿色食品开始,于是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就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