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讲,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也就是说在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的标准之内。
从广义上讲,无公害蔬菜应该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安全主要指蔬菜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或将其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从而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
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优质——主要是指商品质量。个体整齐,发育正常,成熟良好,质地口味俱佳,新鲜无病虫危害,净菜上市。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含品质。
无公害蔬菜作为一种商品,就必须有一定质量标准。只有达到这个质量标准,才能称无公害蔬菜。一般说来,无公害蔬菜应该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安全——主要指蔬菜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或将其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从而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优质——主要是指商品质量。个体整齐,发育正常,成熟良好,质地口味俱佳,新鲜无病虫危害,净菜上市。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含品质。
蔬菜生产中,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建立无污染源生产基地,并遵循以下十项技术要点:
1.严禁施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如3911、1605、呋喃丹等。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如辛硫磷、多菌灵等。
3.蔬菜基地要远离工矿业污染源,避免“三废”污染。
4.选用抗病、抗虫优质丰产良种。
5.深耕、轮作换茬,调整好温、湿度,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
6.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
7.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症适时适量用药。
8.推广不造成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如温汤浸种,高温闷棚,黑籽南瓜嫁接等。
9.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推广施用酵素菌、K100等活性菌有机肥等。
10.搞好植物检疫。严防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毁灭性病害传入蔓延
1、看色泽:看蔬菜的外表,一般无公害蔬菜的外表颜色,是均衡和饱满的。如果发现一个成熟的西红柿,上面有几块小点淤青,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农药的催熟下不完整现象。
2、嗅气味:在菜市场买菜时,可以闻青菜是否有异味。一般蔬菜类的气味都是比较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不应有腐败味和其他异味。
3、尝滋味:多数蔬菜滋味甘淡、甜酸、清爽鲜美,少数具有辛酸、苦涩的特殊味道。如果味道过于菜类本身的鲜甜度,那也有可能是化合物的作用。
4、看形态:多数蔬菜具有新鲜的状态,如有蔫萎、干枯、损伤、变色、病变、虫害侵蚀,则为异常形态。还有的蔬菜由于人工使用了激素类物质,会长成畸形。
5、看虫眼:一般情况含农药过多的蔬菜必定害虫就少,但是也不排除农药多就没有害虫。一般新的虫眼很有可能是有机蔬菜。因为种植蔬菜后期,有机蔬菜农场就会减少或者停止不用药,所以这时便有害虫进入并产生虫眼。
大家都知道粗杂粮是中国传统上对粮食作物的划分,是区别于大米、小麦等细粮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怎么吃粗杂粮才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单单指的是蔬菜等颜色是绿色的食品。一些水果,例如草莓,橘子等其他颜色的食品也可以叫做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有哪些好处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避免受污染食品的侵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应运而生。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从绿色食品开始,于是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就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