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抗洪相关知识

截止2022年,中国最大一次水灾是1998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水利建设成绩显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干流主要控制站均按照1954年洪水位设防,在洪水期间,水库和水电站拦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明显。如在98大洪水中,由于丹江口水库的削峰错峰作用,汉口水文站最高洪峰水位低于1954年最高洪水位。

1、 从长期的抗洪工作来看,必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从根源上减少洪水发生的频率。一是加强森林植被建设,同时控制水沙。因为长江地区的洪灾不是暂时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主张的临时治理政策。应从长期防洪出发,森林植被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森林可以调节径流并实现防洪,它可以减少水引起的水土流失,并有效地过滤和截留径流中的泥沙和悬浮泥沙。第二,重视水库的建设。水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达到防洪拦沙的功能。第三,必须加固,加高洪水高发地的堤坝。提高堤坝防洪能力,保证最大程度发挥防洪作用。第四,加强长江流域地区的土地利用管理,节约用地。严禁禁止靠近低洼区的土地利用行为。

1、 交通、通讯中断,使信息、运输闭塞或延误,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变质,原材料供应不足,使生产能力下降。特别是紧急救灾物资受阻,很有可能扩大已有灾害。

2、 农作物受灾减产。重大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农田被冲毁淹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缺乏原料或原料成本提高,致使工厂减产、停产,随之则是工人失业。

3、 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如洪灾每年都会引起水土流失,大量土壤及其养分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同时水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河流功能衰减、湖泊萎缩、耕地沙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4、 重大洪涝灾害使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会出现大量灾民,使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冲击社会的各个方面。

1、 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2、 避难所

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3、 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

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4、 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

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5、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

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1、 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2、 根据电视、广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处的位置房舍结构条件,冷静选择撤离位置。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

3、 泥坯房里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顶。

4、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5、 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已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 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