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的甘蔗,如果在收割后储存不当,就有可能发生霉变,霉变的甘蔗的外皮会失去光泽,质地较软,肉质颜色加深,呈浅棕色,有酒糟味或酸霉味。1984年,节菱孢霉菌(Arlhrinium,SPP)被学者们发现。1986年,经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节菱孢霉菌产生的3-硝基丙酸(3-NPA)是甘蔗霉变后的主要致病物质。
发霉甘蔗造成的中毒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头晕的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昏迷的情况,此外,如果是严重的话,还会对身体的神经系统以及一些器官造成伤害,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说,如果是吃了发霉的甘蔗的话,要尽快去医院,然后及时进行治疗。由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吃甘蔗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一下甘蔗的状态,有发霉迹象就不要吃。
1、 看甘蔗整体外观、硬度
不新鲜甚至霉变的甘蔗,在整体外观上会有很大改变,外观没有任何的光泽度,且在甘蔗的断面处会出现霉菌,且手感不硬有些发软。新鲜甘蔗质地十分坚硬,而霉变的甘蔗质地较软。
2、 看甘蔗顶端
在买甘蔗的时候,看一下甘蔗顶端的叶子,如果那些叶子干枯,那说明甘蔗不新鲜,如果是绿色的,那么说明甘蔗新鲜。
3、 闻甘蔗气味
用鼻子闻一闻,霉变甘蔗会有酸馊霉坏味、酒糟味或呛辣味,有些刺鼻,气味难闻,那么这类的甘蔗就不要买了。而新鲜的甘蔗有股清香味,是有淡淡的甜味。
4、 看切开甘蔗的颜色
霉变的甘蔗在削皮、切开后,可以看到淡红色的红心甘蔗肉、棕黄色或者灰黑色,在甘蔗的纤维里面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个就是发霉了。此种甘蔗一定不要购买。正常的甘蔗肉是乳白色的。
1、 一般治疗
适当补充液体防止脱水,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并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感染。重症脑水肿者可应用高压氧疗法提高血氧含量,减轻症状。
2、 早期中毒
应立即催吐,继之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亦可用活性炭混悬液消化道灌入吸附毒素,硫酸 钠或甘露醇导泻,必要时结肠灌洗。
3、 对症治疗
急性期消除脑水肿和改善脑循环,静脉给予20%甘露醇、呋塞米和50%葡萄糖交替使用,控制脑 水肿的发展;恢复期可用促进脑细胞代谢及脑细胞活化剂(如胞二醇胆碱、脑活素、细胞色素C等)保护脑组织,防止或减少后遗症。惊厥抽搐时,适当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鲁米那)、安定 等,小儿亦可水合氯醛灌肠。
霉变的甘蔗中有一种神经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发生中毒的迹象,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迅速 吸收,短时间内引起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度中毒后2-3小时发病,会呕吐、腹痛等症状;而中度中毒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比如阵发性抽搐、意识不清等。
资料显示,甘蔗霉变后产生的毒素(3-硝基丙酸),一般中毒的剂量是12.5毫克每公斤体重,也就是说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毒素中毒剂量是0.75g;20公斤的孩子毒素中毒的剂量是0.25g。
一般霉变甘蔗外皮呈灰暗色,内部质软,有霉味或者酒糟及酸辣味,剖面呈淡黄、橘红、棕褐或有灰黑色斑,有时可见黑色霉点或白色菌膜。
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这种毒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少数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对多种动物具有毒性作用,被人体吸收后,发病急,一般是十几分钟至十几小时。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脑水肿、头痛,重者抽搐、四肢强直、足呈鸡爪样、瞳孔放大,严重者可导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还有部分因甘蔗毒素导致中毒的患者留下语言、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发现甘蔗心变红,有的朋友感觉扔掉浪费,就会把红心甘蔗那一段给砍掉,食用颜色正常的甘蔗,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因为病菌侵入甘蔗之后,菌丝能够延伸,及时砍掉霉变的部位,其他颜色正常的部位也有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毒素。
不仅是在买甘蔗的时候要注意甘蔗霉变情况,在买甘蔗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因为霉变甘蔗的毒素融在甘蔗汁中极难发现,对来路不明的甘蔗要慎重购买。
其实,只要吃的时候仔细挑选,是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从外观大致就可以辨别出甘蔗是否霉变,如果要选择喝甘蔗汁的话,那么一定要买新鲜的甘蔗自己榨,尽量不要买已经榨好的甘蔗汁。甘蔗本身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水果,铁含量丰富,而铁对女性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甘蔗也被人称为“补血果”。另外,甘蔗还是口腔的“清洁工”,它含有大量食物纤维,反复咀嚼时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样,可以起到清除口腔细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