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食品安全 > 内容

食品保质期相关知识

食品保质期参考

1.肉食保质期:2天至1周。鱼、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新鲜肉食冷藏时间不要超过两天。

2.调味品保质期:3个月至1年。其中,番茄酱的保质期为8至12个月;蛋黄酱可保存6个月;调味品可在冰箱中保质1年;芥末在冰箱中可保存8个月;沙拉酱可储存9个月;酱油开启后最好3个月用完;黄油可冷藏1年不变质;果酱保质期一般为1年。

3.乳品保质期: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4.奶粉类食品保质期: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5.食用油保质期:通常未开封的保质日期是18个月,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就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感官指标是评定食品是否变质的3个主要方面,理化指标规定了食品应达到的成分含量,卫生指标是衡量食品受微生物或其它污染的程度,而感官指标是判断食品质量或者口味好坏的一个依据。对于不同的食品,评定依据也不同,如营养品看重成份,特产看重风味,但倘若卫生指标不合格,那就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了。

国家对一些常见食品的保质期有下面的规定,凡不符者,应为假,消费者应该注意:

1.酒类:瓶装普通熟啤酒保质期为2个月,特制啤酒4个月;瓶装葡萄果露酒为半年。

2.饮料类: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乐汽水,玻璃瓶装保质期为3个月,罐装6个月;果汁玻璃瓶装6个月。

3.罐头类:鱼肉禽类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2年;果蔬菜类罐装、玻璃瓶装为15个月;油炸干果、番茄酱、铁罐装、玻璃瓶装保质期为1年;马口铁罐装奶粉为1年,玻璃瓶装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4个月。

在保质期内,必须按照规定的保存条件保存食品,比如:常温保存、避光、避热、冷藏、冷冻等。如果不遵守保存条件,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缩水,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比如曾经出现过的速冻食品在保质期内出现致病菌超标、发霉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冷链不完善造成的食品解冻、微生物繁殖。

食品的保质期是由《药典》的规定和实验室数据双重确定的。在制定一种食品的保质期前,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试验、理化试验及感官检查等客观的质量变化分析。通过“稳定性试验”确定的时限。比如一个保质期1年的食品,可以放在接近真实储存条件的恒温、恒湿试验箱里,每隔一段时间拿一批出来看看保存效果如何,包括微生物、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可以用高温高湿的环境做“加速试验”,然后用公式推算,比如用3个月模拟1年。当然,模拟真实条件的试验结果更可靠一些。

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用时间,我们来看看二者有什么不同,保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规定,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在保质期过后,一些食品从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而食品可食用期也就是指在标签 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超过此期后,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 指标都可能不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 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 同时标出。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