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科普> 正文

服务欺诈该怎样处理?

2017.08.18 09:19 3964

走在各大商场,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服务人员夸大其词的推销产品,可如果我们信了,就很容易被骗。那么如果我们遇到服务欺诈该怎样处理呢?

近年来,各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花样翻新,真假难辨,令消费者权益屡屡被侵,取证投诉成本高昂的现实,让很多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么什么是服务欺诈?服务欺诈该怎样处理?佰佰安全网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服务欺诈?

服务欺诈是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本办法所称的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服务中,用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服务欺诈存在的原因

服务领域的欺诈行为之所以十分猖獗,既有少数经营者存在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社会的、法律的因素以及消费者自身的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服务欺诈者:道德意识淡漠,法制观念薄弱

现代市场经济中不正当竞争的加剧,使得有些商品供给者视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获取利润的途径之一,他们置诚实信用等商业道德原则于不顾,竞相采取不公平的商业行为或限制性商业行为,在质量、价格、计量、商标等各个方面竭尽各种欺诈手段,坑害消费者,其结果仍然是消费者遭受损害。

2、法律规定:立法滞后,执法不力

在实体法方面,我国虽然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是涉及服务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却很少。而且有些法规和条例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协调力,法律效力也不高,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处理和打击的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如网络购物还需要依法管理和引导,同时就举证责任方面应进一步扩大涉及具体消费领域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等。

3、消费者:相关知识欠缺,维权意识不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这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消费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但另一方面,它也使消费者所具备的消费知识相对变得日益贫乏,人们不可能对科技时代生产出的商品的结构、性能、品质等诸多方面有明确和深刻的了解,从而加深了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未知性和盲目性。

服务欺诈的行为构成条件有哪些?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服务欺诈。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服务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

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认定消费欺诈行为并不要求消费者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

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遭遇服务欺诈怎么办?

当我们因经营者服务过程中,购买商品受到欺诈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了消费欺诈行为的类型,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发现消费欺诈要主动维权、敢于维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出3倍赔偿,还是要求500元赔偿,有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及时固定取得证据

只有证据齐全、有效,消费者才能成功维权,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要注意索证索票,特别是要保管好超市小票等单据,不要随便丢弃。

网上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网页聊天,使用聊天软件可以保存一定时间的聊天记录。手机是最方便的取证工具,利用手机的录音、照相、摄像等功能,可以及时将消费过程、受损情况记录下来,作为维权的重要证据。

3、合理选择维权方式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节约维权时间和成本。协商解决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要敢于和经营者据理力争,提出合理赔偿要求。在协商解决无果的情况下,再采取其他维权方式。

如何防范服务欺诈?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

(1)要注意商品和包装上的标志,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和说明的商品;对有的商品还要注意是否有价格、质量、有效期限等标志。

(2)购买家是商品,要当面通电试机,索取发票和包修、包换、包退凭证。

(3)要注意价格标签。

(4)不要轻易购买处理商品,特别是处理的耐用消费品。

(5)购买预交货款的商品,要特别慎重。

(6)不要轻易相信广告宣传,在没有了解商品可靠信息前,最好不要先汇款邮购商品。

(7)购买商品房或汽车等大宗消费要订书面合同,并查验经营者的资质,营业执照等。

服务欺诈可谓是消费欺诈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我们非常痛恨的一种商家欺骗行为,我们只有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才可以有效正当的维护我们的权益,买到放心商品。

( 责任编辑: 陈淼琪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投影仪很常见,正确保养才能延长寿命

2023年01月31日 21:40

2203

家庭冷暴力很常见,这些原因和处理方法要了解

2023年01月31日 21:15

1773

快递信息泄露很常见,及时了解做好预防很重要

2022年12月31日 20:41

1719

居家消毒很重要,但也要掌握正确的消毒方式

2022年12月31日 20:31

1715

杀毒软件必不可少,正确选择和使用很有必要

2022年11月30日 15:00

2796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广告欺诈的方式有哪些?

2017年08月22日 11:20

4314

常见的合同欺诈有哪些?

2017年08月21日 12:06

3667

怎样防范价格欺诈?

2017年08月20日 14:59

3386

商品包装欺诈行为有哪些?

2017年08月19日 16:55

3691

投影仪很常见,正确保养才能延长寿命

2023年01月31日 21:40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