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科普> 正文

大学生有哪些心理特征

2016.12.21 15:12 5114

大学生活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最后的阶段,即将要面临社会的时刻,从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明显,大家不妨去文中了解一下关于大学生心理特征知识。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障碍是值得家长非常重视的问题,家长朋友们要多多了解学生心理,接下来您不妨听听我们的小编为您介绍大学生有哪些心理特征。

现在的大学生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哪些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怎样的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什么是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且牢,有的人记得慢且易忘;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呆板;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却易波动;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

社会的变革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因此,在各种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

( 一) 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逐步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了人生的高峰时期,思维和认知能力也处于人生中的最佳时期。观察事物的能力开始变得敏捷而准确,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对于一些事物的本质也能准确把握。记忆方式开始由机械记忆逐渐改为理解记忆,对于需要识记的知识能够用逻辑思维和理解的方式准确记忆。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性和独立性在不断增强。

( 二) 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随着生理方面的日益成熟,大学生的心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和统一,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自我评价更客观。

( 三) 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

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开始了远离父母和家人的独立生活,相比较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减小,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人际交往,独立的生活会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由于不再受家长和老师的阻碍,开始涉足爱情,两性之间的交往使得大学生在情感上有了更丰富的体验,也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但是,大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仍然较差,在遇到较强烈的刺激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悲观、孤僻、任性等心理问题,甚至还出现跳楼自杀或因小事就残害同窗同学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或只因某一方面的原因就产生的,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与个人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有关,也有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分析原因,找出原因,才能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经过多年与大学生接触的经验以及查找了大量有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通过认真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 一) 生活及学习环境的改变引起不适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今大学生多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由于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脱离了家长的全方位照顾后,所有的生活起居都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和处理,如果不能很快适应这种住宿式集体生活,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还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语言、气候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容易出现自卑、恐慌等心理。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逐步走向素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地方的初高中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痕迹,大学生在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殿堂前,所经历的学习环境与进入大学之后有了很大改变,在初高中阶段已经习惯了老师和家长的不断督促和提醒,而进入大学之后,更多的要靠自觉学习,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中,很多学生会产生失落和不知所措的情绪,进而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 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学校一般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升学率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学校都是在中高考之前,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底气,才对学生进行一两次心理辅导讲座,这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大学也设有心理咨询室,本应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有专职人员对其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指引,使学生懂得积极调适不良心理状况,但是,大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都只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这样的机构形同虚设。

( 三) 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阶段,从年龄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生理和心理已经相对成熟,在步入大学后对异性和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在恋爱受挫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因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 四) 求职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扩招政策的实行,更多的学生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相对增加了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难度。就业的双向选择也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一年或者数年之后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便会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可怕念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一些大学生群体抗挫折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的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与否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大体归纳为: 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因此,在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应该及时发现,尽早矫正。针对以上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做到几下几点:

( 一) 增强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能力

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不会产生自满自负的病态心理,也不会产生自认为一无是处的自卑等不正常心理状况。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平常加强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自我评价。懂得保护自己、爱护自己、重视自己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与荣誉,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友好。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能客观评价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积极的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同时还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态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二) 创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

对于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父母也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是否能够适应大学里的新环境与大学生能否能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是决定其能否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生活的关键。由于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性格、个体、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不尽相同,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学校应针对不同学生对象定期举办针对性强的专题课或活动,或者借助网络论坛、校刊、广播等宣传途径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养方面的熏陶,逐渐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大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尚未成熟,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经常所接触的大学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影响,故与之相关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需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校园精神氛围。

大学生还应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各种人际关系交往,这样有利于发挥潜能、缓解紧张的精神情绪,同时能丰富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 三) 完善科学心理咨询系统的建设

在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由于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常常只能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使得学校心理咨询系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与收获的结果无法对等,也无法实现学校心理咨询系统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完善科学心理咨询系统的建设,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针对大学生成长期间不同阶段、不同环境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学生心理特点为突破口,妥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使心理咨询的作用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

( 四)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里的新环境,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中,为学生度过整个大学打好基础,作好铺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高校以及广大的大学生群体都深切地体会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中已经成立了心理咨询系统,但是仍不能普遍解决大学生群体中所出现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有些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这门课程,但是毕竟只有少数同学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达不到全体学生接收普及心理教育的程度,而且存在着教材不统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等问题,不能达到理想的心理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在大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十分必要,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不仅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达到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大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使用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规律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教材,规范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不应再让辅导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兼职,师资力量的保证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教育质量。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应该科学有序,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否则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还应保证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学校预期的教学效果。

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恶化的对策

(一)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并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开设心理学课程,使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与心理保健的途径,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自觉地控制情绪,懂得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这无疑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也符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还可开设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各种讲座,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现实的能力。

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室,它能及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学习困难、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辅导,使其掌握应付压力的策略,为其扫清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便于学生更充分地发展。心理咨询是矫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学生交际困难主要是因为自卑、自大,缺乏交际方法,所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真诚待人、给予爱和接受爱等人际交往的原则,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根除由于缺乏交际能力而衍生出的心理障碍。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对待青春期性冲动

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异性,正确对待自身变化,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对异性产生好感的行为。同时,应给予恋爱的学生一定的恩知道和帮助,尤其要使他们学会理性地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

(四)做好择业与就业指导,解决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

在新的就业形式下,学校应做好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这种指导一是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转变与适应;二是应为学生实行就业与择业的双向选择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应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调剂课程,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绪去面对市场的挑选。大学教育是心理保健的关键时期,应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及其种类和形式,以及有关恋爱心理、性心理等方面内容,以利于他们对此类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应该重点介绍如何对待挫折,怎样才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大学生在心理卫生知识的指导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总之,对于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应该理性地看待,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基础工程。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各高校在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后,通过完善大学校园心理咨询系统的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积极引导大学生发展健康心理,同时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预防,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相应的解决。大学生也应不断地更新观念,优化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学校安全知识,请您登陆我们的佰佰安全网,更多知识尽在其中。

( 责任编辑: 朱文鹏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儿童上网有利也有弊,及时处理很重要

2023年01月31日 21:06

1586

网瘾很常见,及时治疗解除网瘾很有必要

2022年11月30日 15:08

2999

小学生内卷越来越严重,这些利弊要了解

2022年09月30日 16:53

4491

通宵上网危害性很大,做好预防工作必不可少

2022年07月30日 21:56

1517

贩卖焦虑又多可怕,一定要学会调整

2022年01月29日 22:25

2339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彩铅绘画很常见,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和重要

2022年10月31日 19:54

4347

高考后心理问题很常见,及时了解处理非常重要

2022年07月30日 21:02

1268

高考成绩很重要,切记不要随便忽略了

2022年07月30日 20:57

1132

中专有这么多专业和好处,你还在犹豫不决吗?

2022年04月29日 11:18

1437

双减政策一来,家长该怎么做好幼小衔接?

2021年12月29日 12:21

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