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食用龙虾发生横纹肌 90多年龙虾病病因成谜

2016.07.11 11:00 2279

同一摊位小龙虾,放倒9位市民;夫妻吃完4斤小龙虾走不动路,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今年夏天,南京连续发生食用龙虾导致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事件。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目前龙虾病确切病因依然是个谜,包括江苏省疾控中心等在内的多名专家,一直在研究龙虾病的发病原因。据了解,南京龙虾病患者7年来已有40例。

它的神秘

90多年了,龙虾病病因还没找到

龙虾病,准确的名称是“哈夫病”, 于1924年在波罗的海沿岸首次报道,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后来在地中海地区、波罗的海地区、美国、巴西和中国都陆续发现病例。目前怀疑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2010年7月到8月期间, 南京共发生14起23例病例。2010年9月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专家表示,南京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所患为“哈夫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但确切病因尚未找到。

该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全身肌肉酸痛、浑身乏力,有的患者小便颜色变深甚至呈酱油色。专家说,医学检查中,肌酸激酶正常值不能高于145umol/L,但是这类患者该指标是几十甚至上百倍于正常值。

它的特点

发病极快,一定要及时就诊

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哈夫病”的发病极快,病例潜伏期最短为5小时,最长为13小时,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这就提醒我们,如果吃完龙虾的当天,全身有酸痛乏力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专家还特别提醒,并不仅仅是小龙虾才能导致“哈夫病”,在北京等地区,已经发现因吃海鲜导致出现“哈夫病”的案例。

江苏情况

龙虾病一直都有,零散发生

江苏地区每年5~8月小龙虾消费量巨大,每年小龙虾消费集中在淮安、南京、扬州等地区, 其中南京地区一天的小龙虾消费量在60吨。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其实,从2010年确定小龙虾病为“哈夫病”后,从全省来看,一直都有零散发生,尤其是南京,是病例报告数最多的地区。南京龙虾病患者7年来已有40例。

2010年7月到8月期间, 南京共发生14起23例病例。

2012年扬州2起, 都发生在同一餐馆,南京2起, 都发生在家庭。

2013年淮安1起,发生在家庭。

2014年南京1起,为夫妻,发生在餐馆。

2015年南京发生1起,为夫妻,都就诊于鼓楼医院。

2016年南京发生2起,总共11人。还有1例疑似,病人为孕妇,食用后出现多脏器衰竭。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江苏近几年的病例出现在南京、盐城、扬州等地,分布极散。

盐城一男子险些丢了性命

在江苏出现的几十例“哈夫病”中,大多数病情较轻,但是也有极为危重的病例。在去年,盐城地区就有1名男性患者险些丢了性命。

据当时的值班医生记录,患者5月25日晚吃了10多只龙虾,当晚感觉干呕、下腹痛, 晚上10点半左右到医院急诊。26日上午回家后腹痛、干呕症状进一步加重,还出现了怕冷、恶寒、发抖、出虚汗、皮肤紫块等症状,再送医院抢救。由于出现多脏器衰竭症状,病情严重,27日早晨送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处于意识不清状态。经积极救治,6月6日转入普通病房,最终痊愈。

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案例是近几年唯一的因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危重病例。

至于病人发病为何如此严重,专家推测认为,发病后未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可能是原因之一。该患者患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而且吃龙虾的时候,喝了3两白酒,这些因素是否会加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病因探秘

吃多少龙虾和发病严重程度无关

专家告诉记者,2012~2014年三年中, 按照江苏每年的龙虾消费量来说,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为极少数的个体散发病例。2012年扬州2起事件先后在同一餐馆发病,2起事件为同一龙虾供货渠道,这说明小龙虾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

专家告诉记者,在这些病例中,最少的吃10只,最多的吃40只。通过病例回顾可以发现,食用小龙虾的数量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没有确实的因果关系。盐城的患者只吃了10多只,已经危及生命了。

与重金属、洗虾粉无关

专家调查研究认为,他们也对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检测,综合质量良好,没有发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扬州大学有关专家之前的研究表明,蓝藻以及龙虾食料中的一些水草植物,不是致“哈夫病”的主要因素。

至于一度广为流传的所谓“洗虾粉”,实验证明也不能诱发“哈夫病”。研究人员分别采用清水清洗、板刷刷洗、洗虾粉洗涤3种方法洗涤小龙虾,随后进行小白鼠试验,结果表明,3种洗涤方法都没有诱发“哈夫病”。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病人体内的抗生素与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还有观点认为,喝酒可能会加重病情危重程度。不过这都是一些猜测,这也提示我们,可能小龙虾本身并不是唯一作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也许还有别的致病因素起到协同作用存在,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佰佰安全网 食品安全常识

什么是龙虾病

“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已达2300个单位,严重偏高。”“龙虾病”学名叫横纹肌溶解症,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某些降脂药、农药中毒、过度运动等情况之下,容易诱发该病。“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相关病例,患者发病前都曾吃过小龙虾。”

当出现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衰病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机制为肾小管堵塞、小管氧化物损伤、肾缺血(包括血管收缩及低血容量)。

建议:每天吃虾应控制在1斤以内,一周吃一两次为宜,尽量吃蒸虾。

吃小龙虾要预防四种疾病

在小龙虾买来后放入清水里养24至36个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一定要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但小龙虾带来美味的同时,还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所以在食用小龙虾时,要预防这4种疾病。

1、皮肤过敏

龙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会出现异种蛋白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可能造成全身过敏,出现红色的风疹团。

2、急性肠胃炎

吃了不干净或未煮透的龙虾很容易得急性肠胃炎。

3、寄生虫疾病

龙虾的颈、头寄生着多种寄生虫,切忌生吃。

4、痛风

吃龙虾时不要喝啤酒,因为龙虾蛋白质高,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龙虾同时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发作。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食用龙虾发生横纹肌 90多年龙虾病病因成谜

2016.07.11

1870

无良商贩洁厕液洗龙虾 你还敢吃吗?

2019.07.27

7276

烹食龙虾需清水养24小时,谨防龙虾中毒

2016.08.21

2177

小龙虾、基围虾检测出禁止使用药物

2019.08.27

7624

两学生做了300多次深蹲 次日后尿出“酱油尿”

2017.05.22

1943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67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0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69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6
上海两名17岁男子朝海底捞锅底小便,赔偿或达百万
2025.03.13 84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