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教育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校园安全 > 内容

共情教育相关知识

1、让孩子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

如果孩子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他们是不会与父母交心,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加不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真正从内心接受父母的教导。

2、让孩子感到孤单,不被理解

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孩子刚学游泳时,不敢下水,如果父母不是以共情思维看待,只会觉得孩子胆小、愚笨,甚至会责骂孩子。

这样的举动无疑令孩子感到更加难过,觉得自己并不被理解,感到十分的孤单,开始否定自己。而对于能用共情思维看待孩子的父母,则会理解孩子紧张的情绪,能耐心的安抚,告诉孩子初次面对这样的事情,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并不奇怪。父母小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绪。让孩子坦然接受这些情绪,试着如父母般克服。

1.少问“为什么”

对小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绪的正常反应,未必能回答上来“为什么”。在情绪还未被疏导之前,你所问的为什么只会给孩子带去压力。相反,给了孩子共情后,一般孩子会主动开口跟你说点什么。

2.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行为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

3.表达尊重

尊重是一种重要的育儿态度。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要接纳孩子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者试图替其做决定;要从更是善意、更正向的方向去理解孩子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

4.积极回应而未必是事事认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要定规矩。

1、因为共情,孩子的情绪得以释放。父母与孩子产生冲突是家庭里很常见的状况,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委屈大哭的那一个,很少有孩子敢对父母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若是父母能与孩子共情,那家庭的争吵就会少很多,孩子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自己的情绪。

2、因为共情,孩子感觉被尊重。父母站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时,总会感觉孩子太幼稚,孩子也会因为家长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哭闹。但当父母能与孩子共情时,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表达,会让孩子感觉被重视、被尊重。孩子得到更多的肯定,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3、因为共情,孩子能尽快调整自己。每个人都会偶尔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尤其是在遭受到挫折的时候。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学校里被老师批评,回到家里又被父母批评的时候,孩子很无助、很低落,可能很长时间都会小心翼翼的。但当父母能与孩子共情时,父母可以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沮丧,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确定方向,这样孩子可以很快调整自己,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

1.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正如材料中的张瑞所说,正是因为他平时工作非常忙碌,疏忽了女儿的感受,才导致了现在关系的隔离和疏远。所以,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做到共情,那么他们的关系必定能够融合,亲子关系也会相对较牢固一些,父母能够捕捉到孩子的点滴情绪变化,同时,在察觉之后也能够给孩子一定的引导,双方也可以变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抛却了以前的那种刻板印象,彼此的关系自然能够亲密许多。

2.父母可以给孩子及时的帮助,并进行引导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和孩子真的做到了共情,在生活和表达情绪等方面,父母又能够给他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孩子自然会第一时间分享给父母,而父母也因为自己年长和资历多的缘故能给孩子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并能够作出一定的引导。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成功的。

1、更加关心他人,婚姻更幸福

缺乏共情能力是你就无法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缺乏共情能力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比较自私、爱发脾气、冷漠、木讷、听不懂别人的玩笑、不会接话题、不懂得社交,更加不会关心他人。当你好好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时,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仅仅性格活泼开朗他还很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会关心他人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幸福。

2、让孩子更加自信

拥有共情能力的孩子往往是会拥有很多小伙伴的人,他处处提别人着想的心理,让周围的小伙伴很喜欢他。正是因为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一情况希望下,他们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也会让他们在未来的每一天中充满自信。

3、更加理解别人的感受

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不会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是很会替他人着想的人,所以说培养共情能力会让宝宝更有同情心,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能够让孩子更加理解别人的感受,同时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宝宝更加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人和人之间可以更好的相处就是因为有了情绪,如果可以理解别人的情绪,那么就可以更好的贴近别人的内心,也让别人更认可自己。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