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芝麻花生汤圆——汤圆中的经典
材料:糯米粉200克,温水 馅料:熟黑芝麻30克,炒熟的花生50克,猪油28克,糖40克
1.炒熟的黑芝麻和花生一起放入破壁机打碎,然后加入猪油和糖,搅拌均匀,放冰箱冷藏,猪油会凝固,容易包馅。
2.糯米粉加慢慢加温水,揉成一个比较软的面团。然后取一部分在揉面垫上滚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剂子,大小看你自己喜欢。
3.每个剂子揉圆压扁,包入一个馅料。
4.开水下锅,点一次水,浮起即食。
2.红豆小汤圆——不用包馅也好吃
材料:红豆100克,糯米粉100,温水90克,红糖适量
做法:
1.红豆提前浸泡两三个小时。
2.放入电压力锅,加水,没过红豆一点点就行。
3.选择“豆类”程序。用电压力锅比较快,省心,你当然也可以选择用其他锅。
第一:煮汤圆究竟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
煮东西时冷水下锅和热水下锅的区别非常大,很多人为了方便在冷水的时候就把汤圆倒入锅中了,这样做不仅汤圆容易破皮,而且还会出现汤圆粘到锅底的问题,非常的麻烦。
正确的方法是在水烧开的时候将汤圆倒入锅中,在倒入汤圆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用勺子的背面推水,让汤圆不会粘到一起又不粘到锅为止,等到汤圆漂浮起来之后关小火,汤圆水没开一次要向锅中倒入一次凉水,反复两三次就能把汤圆煮熟了。
第二:汤圆从冰箱里面拿出来时要不要化一下?
很多人把汤圆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时候都希望先将它们化开了再下入锅中,他们觉得这样做煮汤圆的速度会快一些。但是这么做汤圆不仅容易互相粘到一起,也容易在水的冲击之下让汤圆破了。
1、吃汤圆有滋补御寒的好处
汤圆的原料是糯米。糯米味甘、性温,能补养人体正气,起滋补御寒的作用,因此适合在寒气重的春天食用。吃汤圆对脾胃气虚、常常盗汗的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吃汤圆有防气虚乏力的作用
多吃糯米能预防气虚、乏力。糯米制成酒后,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很多地方流行产妇吃糯米酒就是这个道理。
3、吃汤圆有补脾益气的好处
汤圆的主要原料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目前天气乍暖还寒,吃汤圆能滋补亏损的胃气,多吃糯米能预防气虚、乏力。糯米制成酒后,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很多地方流行产妇吃糯米酒就是这个道理。
4、吃汤圆有补足气血的好处
汤圆有好处婴幼儿不宜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元宵的。由于糯米比较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元宵或者汤圆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幼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时也不能急于整个吃,以防发生危险。
吃汤圆有好处糖友要忌口
最好不要吃甜馅元宵,可改吃咸味汤圆。如果把元宵当点心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吃汤圆有好处血压血脂高慎吃
无论是甜馅汤圆还是咸味的汤圆,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甜馅的汤圆含有大量糖分和热量,大量食用,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加重。
吃汤圆有好处溃疡病者禁食
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吃汤圆有好处胃病患者要忌口
营养功效
汤圆营养丰富,中医历来将元宵视为可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现代营养学家也非常推崇元宵的保健功能。
1.缓解饥饿
汤圆一般是由糯米粉制成的,纤维含量非常少,富含碳水化合物,属于精细的主食,可以帮助缓解饥饿,为身体提供能量,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而糯米粉具有性味甘温,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适合体虚自汗、盗汗、多汗、尿频等人群食用。
2.补充营养
汤圆内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营养丰富,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且不同的馅料,对人体又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常见的黑芝麻团圆,维生素E非常丰富,具有补肾、抗衰老的功效。
营养价值
汤圆营养丰富,其主要成分糯米粉就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同时它的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一层楼”,因此,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脂肪和热量,可以当成主食吃。但是汤圆比较腻,而且不容易消化,汤圆中含有较为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硒、锌等微量元素,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营养,还可以延缓衰老,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建议一次吃太多。
大家都知道粗杂粮是中国传统上对粮食作物的划分,是区别于大米、小麦等细粮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小米、高粱、荞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怎么吃粗杂粮才是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单单指的是蔬菜等颜色是绿色的食品。一些水果,例如草莓,橘子等其他颜色的食品也可以叫做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有哪些好处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避免受污染食品的侵害,无污染、安全、优质、富含营养的绿色食品应运而生。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从绿色食品开始,于是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就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