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校园安全 > 内容

劳动教育相关知识

当前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指导纲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进行劳动教育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曾几何时,劳动最光荣是我国人民的共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劳动被越来越多人所忽视,所以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1、 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格

劳动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近年来,功利主义流行,出现轻视体力劳动、歧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现象,社会对劳动文化育人作用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认同。而劳动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

2、 劳动教育可以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

在劳动教育中,学生亲身参与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面对困难,有人失落,有人难过,有人愤怒,也有人焦虑。但消极的情绪过后,学生能逐步意识到正面挫折、战胜困难才能获得成功。他们在感悟挫折的过程中逐渐拓展了思维的宽度,深切地发觉所有人生命深处都蕴含着自我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此挫折教育中,学生的体质得到了锻炼,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增强对自然、对世界的控制感,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1、 社会性与协同性相统一

劳动教育的社会性渗透在实践路径、培养目标、基本内涵等各环节。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社会中参加义务劳动,强调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从本质上讲,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人的社会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劳动教育就是培养社会人,人生的价值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高超的劳动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内化于心,从思想上形成劳动认同,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批判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劳动教育社会化程度越高,个人劳动素质和能力就越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1、 融合化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是“五育融合”的天然载体。全面实施劳动教育,除了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科课程中融入、渗透劳动教育也是普遍形式,是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

学校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劳动教育元素,分类梳理各个学科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并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融入方式,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2、 专门化课程开展系统性劳动教育

学校设置劳动教育专门化课程,每周一课时集中开展。

课程以学校为主要劳动场所,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校园劳动,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

除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学校还设立劳动周,每学期结合特色节日,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

《指导纲要》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

《指导纲要》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工农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