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时一般只用一条脚踢,另一条腿作为支撑,这会把身体重量都压在支撑腿的膝关节上。起踢一瞬间,向下的爆发力和扭腰带动的旋转力会给支撑腿的膝关节造成磨损,由于踢毽子动作单一,也容易造成反复起踢的那条腿的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踢毽子活动中,经常会做一起起跳的动作,做得多了有时掌握不当,往往会造成足跟后侧肿痛。这是由于足跟后侧的滑囊出现炎症引起的。
反复的进行踢毽子动作,还很容易导致疲劳骨折,这是因为骨组织虽然非常坚硬,但反复超负荷地受力,或者疲劳、损伤的肌肉的不协调收缩产生的拉力,同样可以造成骨质的断裂。医学上叫做应力骨折,通俗叫做疲劳骨折。
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可涉及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但主要是用腿,是双下肢的协调参与。要求双下肢关节、肌肉及关节周围的韧带,都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否则,就可能发生肌肉拉伤、关节韧带的撕裂伤以及关节滑膜、肌腱等创伤性炎症。
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这是预防损伤,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措施。通过缓和的热身准备活动,使关节、肌肉、内脏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使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适应训练的需要,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每天都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确保减少疲劳性损伤的发生。
踢毽子千万不要过度,运动量要适当合理。如果出现了不愿参加训练,睡眠欠佳,头昏无力食欲减退的现象,那就是运动过量的表现。记住,在疲劳的状态下,关节失控,动作变形,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开展踢毽子活动。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