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一般也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中国台湾厂商用一种常见的增塑剂DEHP(后陆续检出DINP、DNOP、DBP、DMP、DEP等)代替棕榈油配制的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DINP等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
某些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我国台湾《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塑胶类中规定,DEHP溶出限量标准为1.5ppm以下,而食品中则不得添加。按照惯例,目前各国可容忍的60公斤成人每日摄取量范围为1.2-8.4毫克,这样的含量标准内,人体会将其以尿液、粪便形式代谢出体外。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化。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塑化剂是不法商贩替代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用于食品中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 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六类含起云剂商品,可能有塑化剂:
1茶饮料类:红茶、绿茶、奶茶、冬瓜茶、乌龙茶等;
2果汁类:百香果、葡萄柚、水蜜桃、荔枝、苹果、杨桃汁等;
3运动饮料:各类运动饮料;
4果浆、果酱类:芒果果浆、水果颗粒、凤梨浓糖果浆、草莓果酱、果冻等;
中酒协发表声明称,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在白酒生产的流程环节中,都有可能成为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成因。目前,有关机构还没有给出白酒中出现塑化剂的根本原因,但不排除有不法机构,以上述手段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对此中酒协发表声明称,建议1、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2、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