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运动安全 > 内容

步枪相关知识

有关步枪最早的记载是我国南宋时期出现的竹管突火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人们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铳。

15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最原始的步枪,即火绳枪。16世纪,由于点火装置的改进发展,火绳枪被燧发枪取代了。

16世纪至18世纪,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的限制,步枪都是从枪口中装弹的前装枪,使用起来极为麻烦。

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对螺旋形线膛枪作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并且发明了长圆形弹丸。德尔文的发明对后来步枪和枪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明显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射程,所以,恩格斯称德尔文为“现代步枪之父”。但是德尔文步枪仍是前装式枪。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研制了德莱赛击针后装枪,这是最早的机柄式步枪。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非自动步枪以手动完成供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等发射动作,一般采用手动机柄式枪机、击针式击发机构、单发式发射机构,如苏联的1944年式7.62毫米骑枪,日本的6.5毫米三八式步枪等。按供弹方式,非自动步枪又可分为单发装填步枪和弹仓步枪。

单发装填步枪无供弹具,每次射击前均需用手装填1发枪弹入膛;弹仓步枪有容弹具,将若干发枪弹储于弹仓之中,每次射击前只需后拉并前推枪机,即可装弹入膛。自动步枪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发射动作,多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弹匣式供弹具,击锤式击发机构。其中,可连发射击的称为全自动步枪,仅能单发射击的称为半自动步枪。

按作战使用性能,分为卡宾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和反坦克枪。卡宾枪俗称骑枪、马枪,是一种枪管短、重量轻的步枪。突击步枪是一种发射中间型枪弹或小口径枪弹的(全)自动步枪,重量较轻、长度较短,具有冲锋枪猛烈火力和接近传统步枪的威力,已成为现代自动步枪的主流。狙击步枪是一种带有光学瞄准具、适用于对点目标实施精确射击的步枪。反坦克枪是射击装甲目标的枪械,旧称战防枪,大都采用较大口径,通常发射穿甲燃烧弹,用于毁伤装甲目标的发动机、燃料箱或侧甲等防护薄弱的部位。

1、双手握持位置和力量分配

左肘在枪身左下方适当位置着地外撑,右手虎口向前正握握把,手腕自然内合,右肘着地外撑,臂垂直于地面。由于95式自动步枪的弹匣紧挨握把后方,要尽可能克服其对右手腕部的内合造的影响,右手握把仍然坚持握实不握紧的原则。

2、正确抵肩和选择贴腮位置

抵肩时应当将枪尾部切实抵于锁骨以下、右大臂三角肌内侧的肩窝处,身体右侧与枪身在一直线上,在双手握实枪的基础上身体适当前跟,使肩窝与枪充分挤压紧密。

用整个身体承受武器后坐,上体自然下塌,以加大身体触地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坐力对命中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自然贴腮,克服由于瞄准基线升高带来的贴腮不适应感,身体姿势自然,无别扭感,瞄准线能自指向瞄准区中心。

射击比赛的规则因为分项、射程、射击位置、子弹的数量、发射规定时间、靶子和枪的种类而不同。每个小项比赛都包括资格赛和决赛。资格赛成绩最好的前8(或6)名运动员进入决赛,最终的名次是按资格赛和决赛的累计成绩来确定。如果出现同分,则同分射手通过单发决赛,决出最终的胜负。下面简要介绍各个分项的规则。

步枪项目:步枪项目分为10米步枪项目和50米步枪项目,每个小项都采用电子靶。成绩统计方法:根据项目的不同,射手可以采用卧姿、立姿或跪姿进行射击。资格赛阶段,射手每发子弹的成绩计为10环、9环、8环……,依此类推。在决赛阶段,每环又被细分为10个环值,最高成绩为10.9环。试射时间包含在比赛规定时间内。

男子50米步枪3X40资格赛中,射手在距离靶子50米处,分别在45分钟内(卧姿)、75分钟内(立姿)、60分钟内(跪姿),采用卧姿、立姿和跪姿三种姿势各射击40发子弹。正式记分开始前,允许进行不限定子弹数量的试射。排名前8名的射手进入决赛。在决赛中,每位射手采用立姿射击10发子弹,每发子弹的击发规定时间不得超过75秒。女子50米步枪3X20米资格赛的要求与男子基本相同。

1、射击时要控制好呼吸,最好在射瞄准到射击时不呼吸,当然对于有经验的射手来说也可以选择均匀呼吸。因为呼吸会使枪抖动,影响散布。

2、充实抵肩,我们中国人身高普遍不高,当一个射手身高低于1。75M时,可能会发生用肩去碰枪托的抵肩的情况发生,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在发出抵肩的一瞬间,我们的肩膀就要放松,用手把枪托送到肩上,确实抵肩。

对于身高比较高的人来说就占便宜了,我们可以不象他们一样把胳膊拉的过直,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曲臂位置。

3、准心与照门(后面的)的水平要把握好,就是使准心和照门最上面的两个平面“一”字线对成一个一字线。然后要注意把准心放到照门内侧左右面的中央,就是要使准心的左右两个面和照门壁的距离相等。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