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澄清时果胶酶的用量和作用条件,因果实的种类、品种、成熟程度以及酶制剂的种类和活力不同而不同。干酶制剂用量一般为2~4g/L;反应温度45~55℃,反应时间l~3h。葡萄汁用0.2%的果胶酶在40~42℃下放3h,即可完全澄清。苹果汁澄清,果胶酶最高用量为3%。酶制剂可在榨出的新鲜果汁中直接加入,也可在果汁杀菌后加入。
使用果胶酶脱除莲子内皮、蒜内膜、橘子囊衣时,通常将其放入pH为3.0的酶液中,在温度低于50℃下搅拌1h左右即可,过滤后酶液可反复使用。橘子(罐头制品)经脱囊衣后果味浓郁,品质提高。
另外,果胶酶还可结合吸附剂(明胶、硅藻土等)使用,如酶制剂加入果汁作用20~30 min后再加入明胶,在30~40℃条件下进行澄清,效果较好。
果胶酶按产品性状可分为液体状及粉状两大类,对于处理果汁、葡萄酒、植物提取等,使用液体状更为方便。对于粉状的果胶酶,使用10-20倍于果胶酶重量的温水解后添加物料里;液体状的果胶酶可直接加入底物,注意折拌均匀即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葡萄酒工艺流程:将葡萄除梗破碎装桶→ 先加入偏重亚硫酸钾杀菌→ 半小时后加入果胶酶溶液(注意不能和皂土一起使用);
2、果汁生产工艺流程:水果挑选 → 清洗 → 修整 → 破碎(加酶)→ 热处理 → 榨汁(加酶) → 二次榨汁 (加酶)→ 加热 → 冷却 → 加入果胶酶澄清 → 灭酶 → 过滤 → 调配 → 灭菌 → 装瓶 → 杀菌 → 冷却 → 产品;
3、植物提取工艺流程:将植物进行破碎 →将植物进行3-6小时的润水→按1:5或1:8的比例充分润水的底物均匀放入水浴中,用符合相关等级的酸(如草酸、乙酸、柠檬酸)调整水浴的PH3.5-4.5→升温45-55℃加酶→水解6-24小时→升温90℃灭酶15min→过滤→浓缩→产品。
果胶酶也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分解植物果胶质。工业上一般由曲霉菌发酵生产果胶酶。
(1)分类商品果胶酶制剂中含有三种酶类,分别为原果胶酶、果胶酯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
①原果胶酶: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分解为可溶于水的高聚合体果胶;
②果胶酯酶:脱去果胶中的甲氧基基团,促使果胶的脱甲酯作用;
③果胶解聚酶:促使果胶中D-半乳糖醛酸的α一1,4糖苷键的裂解。
(2)性质 呈灰白色粉末或棕黄色液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最适作用温度为40~50℃,最适pH为3.5~5.5,一些金属离子对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多酚物质对其也有抑制作用。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失活较慢,保存1年至数年活力不减。
柠檬黄是可以食用的化学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广泛使用。其在食品、医药、化妆等领域里作为添加剂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市场潜力。但是柠檬黄安全吗?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护色剂也称发色剂,是指食品加工工艺中为了使果、蔬制品和肉制品等呈现良好色泽所添加的物质。发色剂自身是无色的,它与食品中的色素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物质。这种新物质,可加强色素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护色的目的。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护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食品膨松剂是做面食类最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咸的一类物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对于食品膨松剂能不能吃,它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