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过春节相关知识

动要挑“时”

节前节后大家吃得好了,害怕身体会臃肿起来,会有去锻炼的冲动。运动是好事,但得挑挑时间。

一般情况下,越往天上气温越低,这样空气就会上下对流。但是冬季早晨地面气温低,天上气温高,空气的对流活动就停止了。

这样,汽车尾气等各种有害物质就会聚在地面,不能向空气上层扩散。人们如果早起锻炼,大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气管炎等疾患,反而危害了身体健康。

因此,推荐上午10点左右出门锻炼身体。这时,太阳把地面慢慢晒暖,空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物向高空扩散,地面变得清新,这时候锻炼呼吸到的空气更健康。

另外,人在正常的适度锻炼后应感到很舒服。如果没有舒适感,说明锻炼强度过大。过度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肌腱和骨骼疼痛,反而使人感到烦躁不安。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新年新气象,文明新风尚。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过年的先行者和带头人。让我们共同携手,积极响应倡议,以实际行动争做时代新风的引领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社会文明的促进者!

平安祥和,文明有序过春节。不燃放烟花爆竹,及时劝阻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减少污染、避免扰民,共同维护我们的居住环境。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不要“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居家注意防火、防爆、防偷盗、防诈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不闯红灯、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员超载。不从建筑物、车辆内向外抛洒物品。不在禁烟场所吸烟。公共场所等候服务自觉排队,不争抢、不拥挤。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物品,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