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秋老虎相关知识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刚刚立秋。“秋”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入秋后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降至低于人们生活所需限度(相对湿度70%)以下,因而天气干燥,草木渐枯,人自感燥。因燥伤津,伤津而见燥症。燥是秋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秋老虎(深秋)。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1、 空调使用要适度

天气闷热难耐,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以免出现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不可盲目贪凉,切忌直吹,可将温度设定在25℃~26℃。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晚上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长处于空调环境可喝点姜汤,姜汤具有以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能有效防治“空调病”。如果有慢性病如哮喘、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

2、 防暑降温要继续

“秋老虎”发威时,暑气更加逼人,人们防暑降温仍要继续,以防中暑。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应打伞、戴遮阳帽,做好防护措施。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服用人丹等缓解症状。如果是体弱多病、老人儿童,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1、 食梨滋润去火可降燥

秋季过后,人容易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出现咳嗽咳痰的问题。同时,长夏时节,脾胃也较为虚弱。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陈越表示,此时吃梨可以起到健脾,顺时养脾胃的功效。

梨子性寒味甘,有着很好的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效果,因此在秋季多吃一些梨子是很好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咽喉干燥痒痛、干咳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此外,梨果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梨果皮可以清心、润肺、降火、生律、滋肾、补阴等功效。

2、 多吃银耳少吃炒货

秋老虎是对气候天气的一种象征,既然说的是秋老虎,那么肯定只有秋天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表现特征为闷热时间长,虽然最高气温有所降低,但是闷热的天气让人觉得更加难耐,所以这种天气被人们称为秋老虎,俗话说的好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秋老虎还是便觉厉害的。

立秋过后太阳随着南半球的转移,日昼开始减少,气候开始转凉,北方的冷空气逐步南上,这个时候冷暖空气对冲,那么就会造成强降雨天气的增多。而如果立秋开始下雨的话,立秋过后天气也会比较的凉爽,那么反之的话,天气就会比较闷热,所以在农村就有了“立秋不下雨,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

一般秋老虎天气会持续7-15天左右。

在二十四节气中,秋虎出现在初秋之后,占据了暑假的大部分时间。它通常发生在八月和九月之间。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处暑是8月23日。也就是说,这两个节气之间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是秋老虎的时间。然而,秋虎的时间并不是每年固定的,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

1、 清热解暑食品不可少

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 莫要太贪凉

过分贪凉,痴迷使用消暑“利器”,会给人体造成不适。高温期间,人们应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内水分,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3、 醋泡脚安眠提神

秋老虎让暑热重返,影响睡眠,经常用醋泡脚可缓解这种症状。水的温度一般以脚能承受的热度为准,水应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10分钟即可。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慎用。

4、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